第一千二十四章 倭國遊記(三)(1 / 2)

休息了一日後,蔣欽留下一隊軍士在對馬島,然後帶著其餘人繼續向倭國航行。

航行兩百多裏,又來到一地,邪馬太郎介紹這個地方叫伊伎國,有三千多人口。

這裏倒是有了一些田地可以耕種,因此雖然島嶼比之前的對馬島還要,人口卻多了幾倍。

蔣欽靠岸後,發現這個島嶼上的人也和之前的對馬島一樣,衣不蔽體,人多矮,但最少這個伊伎國的國主不會看到糧食就和瘋了一樣。

這座島嶼植被繁茂,因為沒什麼山,自然也沒什麼礦,蔣欽稍微補充了點淡水,然後記錄一番後便離開,倒是邪馬太郎在停靠的這短短一的時間就在當地拉起了數十人的隊伍,立起了大漢對倭進出口有限公司伊伎國分公司的招牌。

據這個分公司還是這伊伎國國主當分公司的經理。

當蔣欽後來知曉邪馬太郎設立這個分公司不但沒有花錢,反而讓這個伊伎國國主付了幾十斤的金銀來買這個職位以便壟斷當地貿易時,蔣欽突然覺得這家夥是個人才啊!

過了伊伎國,蔣欽等人終於來到了倭國四大島嶼之一的九州島。

當然,此時這片地方並不叫做九州,而是築紫島。

“你們倭國到底有多少個島嶼啊?難道你們全是島嗎?”

當得知已經到達目的地,而這個目的地依舊是一座島嶼時,一名屯長頓時奇道。

“我們倭國有個傳,是有兩個叫伊邪那岐命與伊邪那美命的神創造了八座島嶼,分別叫淡路島;伊豫島;隱岐島;築紫島;伊伎島;對馬島;佐渡島和大倭豐秋津島。

因此,我們倭國又叫八島之國。”邪馬太郎解釋道。

這八座島中,築紫島就是後來的九州島,伊豫島就是後來的四國島,大倭豐秋津島就是後世的本州島。

至於後世的北海道島,上麵居住的是阿伊努族人,不但和倭人無關,而且一直敵對。

其實北海道在後世正式被倭人管轄是德川幕府的事情了,而實際有效統治要等到明治年代,故而根本不在傳統的倭人勢力範圍內。

“以後是七島了。”周泰提醒的道。

“當然,當然,其實倭國什麼的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能讓所有倭人都變成漢人,那真的是我們倭人最大的福氣了!”邪馬太郎殷勤的回道。

“如果你們倭國真的有很多礦產,我想大將軍會考慮的,不過你們畢竟不是華夏族裔,全族投靠恐怕有點難啊。”蔣欽嘖嘖的道。

無論匈奴還是烏桓,都是炎黃分支,因此入漢為漢人,所有人都能接受,倭人卻是完完全全的異族了,幾百人問題還不大,如果是全國相投,恐怕朝堂上能吵瘋了。

“你們這七個島哪個最大?哪個人最多?”蔣欽繼續問道。

“最大的自然是大倭豐秋津島,不過那裏的人都是一群蠻子,有的地方都還在石器耕地,連衣服都沒得穿,據還有的地方的人會吃人呢!”

到大倭豐秋津島,邪馬太郎一臉的鄙夷,那樣子,和漢人倭人的時候沒什麼區別。

鄙視鏈還真的是什麼地方都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