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長,此戰必有敗兵往武關報信,兵貴神速,還請速速發兵去取武關吧!”陳生來到張繡麵前勸道。
武關是陳生的老巢,他有信心幫助張繡拿下武關。
“嗯,來人,發電給軍團長,明此處戰況,然後請示是否可以發兵武關!”
張繡了一句後,又對趕來的張濟道“叔父,軍團長回電還要時間,我看不如我先帶騎兵和一部分精銳連夜趕去武關,如果軍團長允許攻打武關,我就立刻發動攻擊。”
張濟也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但還是叮囑道“繡兒你去可以,但是記住,沒有軍令,絕不可擅自攻打武關!
你已經陣斬了劉磐、韓晞,敗了荊州這一路兵馬,立下了大功,萬萬不可貪功犯錯,大將軍的軍法可是不認人的!”
張繡知道張濟是對自己好,應了一聲,當下點了一千精銳步兵,和自己剩下的九百騎兵一同奔襲武關,而張濟則在收容敗兵降將後,再帶大軍向武關推進。
——薊縣
“大將軍,關中大捷,第七軍團的張繡在商縣大敗荊州軍,斬獲近兩萬人,劉表的侄兒劉磐被其陣斬了!”
郭嘉拿著戰報對正在為白煙梳毛的馬強道。
這老虎不愧是貓科動物,和貓一樣喜歡掉毛,尤其是現在秋到了,馬強梳毛都快梳出一件虎毛大衣了。
“我白煙,你是不是吃的東西放鹽太多了,你看你這毛掉的,趴好別亂動!”馬強將梳毛用的梳子丟給邊上的林芝,然後接過戰報看了一下道“好,此次第七軍團各條戰線打的都很不錯,徐晃和荀攸都要記上一功,等戰後再嘉獎!”
“明公,第七軍團的電報中還報已經讓張濟軍乘勝追擊,攻打武關,隻是拿下武關後,到底該如何行事,還需要我們軍委做決定。”
“第七軍團自己的想法呢?”
“張濟軍一開始的想法是順著沔水去取襄陽。
但公達認為劉表雖然因為荊南之變將文聘調回,但襄陽城中劉表還有兵馬近兩萬人,以張濟軍的實力,想快速拿下太困難了。
與其冒險去取襄陽,不如改陸路去取宛城。
如果能拿下宛城,那麼第七軍團就可以從側翼掩護我們的大穿插部隊,釘死荊州軍,不讓其幹擾我們的穿插不對行動。”
馬強心中已有一張大漢郡縣山川地圖,不用看就知道郭嘉的有理。
宛城,對於荊州來,甚至對於整個中原來,地位都極為重要。
宛城所在的南陽郡是荊州北上的最好通道,如果荊州軍占據了這裏,宛城就是對中原的一個矛頭,但如果其他勢力占據了這裏,這裏就會是擋住荊州北上的盾牌。
這也是為何無論是劉表還是曆史上後來的曹魏都對在宛城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而且宛城所在的南陽在東漢還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在,這裏是劉秀的故鄉,是東漢王朝的龍興之地,因此這裏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懷大漢。
曆史上,宛城軍民就響應了關羽進行了起義,最後全城被曹仁屠盡,成為曹魏記錄在曆史上的又一筆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