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一聽大喜,立刻道“當然是回洛陽!
近兩百年,洛陽都是我大漢國都,又有水利之便,一旦洛陽缺糧,隨時可以運糧上洛,而長安則不然,雖有險,但運糧極難,並不宜為國都啊!”
華夏帝國的國都在漢唐時期,都在長安和洛陽之間選擇。
長安和洛陽其實從周朝開始就是國都的兩個選項,西周在長安,東周在洛陽,西漢在長安,東漢在洛陽,即使到了唐朝,皇帝也是一會在長安,一會在洛陽,在哪裏都有道理。
長安好在地利極佳,自己身處關中平原之中,東據崤函,南守武關、西擁散關、北有蕭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有山河之固,適合應付變亂;
洛陽雖然沒有那麼好的地利,雖有八關之險,但實際到處都是漏洞,但好在洛陽位於帝國的中心,四通八達,交往方便,關東和江南的糧食可以很方便的運輸到洛陽,可謂職貢所均,水陸輻輳,做享中土之美,適合德化下。
盧植想把國都定在洛陽,出於的是未來經濟發展的考慮,馬強則想定在長安,這是出於對未來戰事上的考慮。
西方的消息雖然還沒回來,但西涼乃至西域是遲早要恢複的,把國都定在長安,未來下的物資必然會源源不斷的湧入長安,可以借此確保西北經濟的繁榮,避免出現再次朝廷討論放棄西域乃至西涼的情況發生。
二人爭執不下,各有各的道理。
劉備也從這一次爭執中發現,馬強真的就和盧植的那樣,並沒有大搞一言堂,對盧植提出的反對意見也是有理有據的在反駁和商議。
這個人真的是竊取大漢軍政大權的大將軍嗎?
最後,馬強以短時間內重建洛陽不可能,遷都又不可拖延的理由服了盧植,二人商定,先讓鍾繇負責修建長安的事宜,等修建完畢,就把廣宗的大將軍府以及薊縣的朝廷都遷到長安去。
“玄德,你們三在正好,我有點事情想問問你們。”
馬強回頭看向三人,問道“雲長、翼德都是萬人敵,我想二人領兵,玄德以為如何?”
讓二人領兵?
這是要拆散我們兄弟三人啊!
馬強仿佛看穿了劉備所想一樣,道“我知你兄弟三人感情深厚,多年來從不分開,我可以盡量把你們分配的近一點,方便你們來往,如何?”
關羽低聲在劉備耳邊道“兄長,吾等有了兵權,日後很多事也方便了。”
劉備心中一動,點頭道“大將軍有令,吾等自當從命!”
“好,過幾日薊縣的事情結束後,你們就隨我一同回廣宗吧。
對了,之前都忘記問你們了,這麼長時間了,你們三有孩子了嗎?”
到這個,劉備三人都感覺到頭疼。
他們兄弟三人,還真的都沒孩子。
甚至外麵因此都有了不好的謠言。
畢竟他們三人還經常睡一個屋
“哎,事業重要,這傳宗接代也不能停下嘛!
如果看上了誰都和我,我試著幫你們去!”
曆史上關羽曾經想要秦宜祿之妻杜氏,但那是呂布到徐州之後的事情了,這個時空呂布在兗州就戰死了,關羽自然沒見過杜氏,也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