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始出這樣的題目,意欲何為?”宋忠低聲向龐德公等人問道。
他儒學學問是好的,但急智什麼的就差了一些。
“他這是在篩選。”司馬徽看的深遠,低聲回道。
“篩選?”
“篩選可能支持改製變法的人”
色漸漸暗了下來,考試時間結束了。
龐德公看向下麵這些學子的臉,發現有的麵色凝重,有的麵帶不解,有的麵帶有所得,反正極少有之前那種對河北不屑、敵意的臉了。
“甘始讓我們的學子做題,其實就是讓我們的學子代入到朝廷的角色中去思考一些問題,並且誘導他們做出和河北朝廷一樣的決策。
例如最後一題的農策問,土地、器具、勞力,其實這都是河北朝廷正在做的事情。
土地上他們清田分地,讓農夫有了自己的耕地。
器具上他們通過朝廷掌控的鋼鐵作坊大量打造廉價的農具,然後提供低息貸款,讓農夫可以得到廉價的鐵質農具。
勞力上他們鼓勵生育,不但大量建設醫院,鼓勵生育,據馬子玉還想徹底取消口賦”
蒯良聽司馬徽完,瞳孔不由一縮。
這題目中,居然有這麼多玄機?
這甘始果然是個妖道啊!
“諸公,我看諸位學子也都累了,今日就到這吧。”甘始等收完卷子後道。
“好吾等準備了點酒菜,還請道長品鑒。”
——
“孔明,那個什麼盜賊的題,你寫的是多少啊?”
等甘始等人一走,這些鹿門學子就開始討論起剛剛的題目來了,那場景,和後世考完試的學生沒什麼兩樣。
做為優等生的諸葛亮,自然是被圍了一圈。
“那個啊,自己拿九百九十七錢,然後一錢給第三人,兩錢給第四人就行了,如果他們都是足夠理智的,那麼就會明白,隻有這樣選,他們才能既有錢拿,又能活下去。”諸葛亮笑著解答道。
一群人思索了一番,然後拍案叫絕。
“妙哉!妙哉!此案看似公平,結果卻是如此不公平,當真是妙哉!”
諸葛亮點頭道“這大概就是河北出此題的目的吧。
一些政策看似良策,但往往會因為話語權的緣故,最後變成惡政。”
“那清田分地是否也是惡政?”這時有人問道。
“當然是惡政!那些田地都是我們家族百年經營所得,憑什麼要被分?”
“是啊!他馬子玉自己沒田,就分別人的田,他不是有很多買賣麼,為什麼不也分給下人?”
“的有理,他要分我們的田,就先把他的那些作坊也分我們一份!”
諸葛亮聽著這些荊州士子的議論,笑而不語,起身離去。
龐統看到諸葛亮往外走,跟上去問道“孔明,怎麼急的回去?”
諸葛亮回頭看了一眼那些還在抨擊河北政策的人道“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凡夫不可語道。
和他們還有什麼好的呢?”
龐統抓了抓腦袋道“這些人家裏都是田連阡陌的,要分田自然是不願意的。”
諸葛亮歎了口氣,點頭表示理解。
“他們不願意,那些軍士、農夫也不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