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上之路(十五)(1 / 2)

“大家現在所在的這個車間是專門生產農具的第八車間。

大家跟著我,不要亂走!”

由於車間裏的噪音實在太大,吳工也隻能扯著嗓子喊。

“車間裏的鐵料都是統一從鋼鐵廠采購的,采購來的鐵料就是這種鐵錠。

這些火爐燒的都是煤,下麵有風箱,風箱有機巧連著最外麵的水車,因此火力很強!

鐵料在這裏燒軟後就會到那邊的水力錘下進行初步的鍛打。”

諸葛亮聽著吳工的話,細細的觀察了起來。

鐵錠是統一規格的,四四方方,上麵還寫了“紅星鋼鐵”四個大字。

而所謂的火爐更像是一個八角寶塔,每一麵有一個窗戶,下麵則有添煤的口子,最下麵則是一個不斷鼓動的風箱。

工人則用鉗子鉗著鐵料放入爐中進行煆燒,放進去一個窗戶,就從另外一個窗戶中取出已經燒紅的鐵料放在靠牆的水力錘下進行鍛打。

從諸葛亮的角度,隻能看到這個安裝在牆上的錘子以一息一下的速度不斷往下擊打,鐵料在錘子的擊打下逐漸變形。

鐵匠本是一項極為辛苦的職業,不斷需要忍耐高溫,而且需要花費很大的利器。

但現在這個工人卻顯得很輕鬆,他隻需要看著鐵料,然後不斷的移動鉗子,等擊打的差不多了,往邊上的水池中一泡,然後繼續放入火爐煆燒,接著重新拿起一塊鐵料進行鍛打。

等他們覺得鍛打的差不多了,就會把成品丟到邊上的一個木箱中,因為都是鐵器,隨手一丟倒也不怕摔壞了。

火爐是四個人共用的,因為悶熱而且需要穿防火的皮質圍兜,四人都一身是汗,不時到邊上取水喝。

黃月英走過去也要了杯水,一喝就皺眉道“怎麼有點鹹?”

“他們這樣流汗,缺失鹽分很嚴重,所以要喝淡鹽水。

現在氣還不夠熱,等再熱一些,這裏還會供應冰綠豆湯,如果是加班,綠豆湯裏還會加糖哦!”

吳工炫耀的道,四周來參觀的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氣。

“不愧是官營的工坊,就是大氣,鹽和糖都和不要錢一樣,隨便你喝!”

“我上次吃糖還是幾年前給一家大族做工得的獎賞,沒想到這裏還有糖水喝!”

“我看這裏的工作也不是很累,就是熱了點。”

“熱點怕什麼?又不會熱死,就為了那口糖水,我看在這裏做工也值了!”

“就是,而且這是官營的,進了這裏就有飯吃,這可是鐵飯碗!!”

即使在後世的六七十年代,一袋白砂糖依舊是訪親問友時拿得出手的禮物,更別這個年代了,大部分百姓一年到頭都嚐不到甜味。

在後世,糖主要是蔗糖和甜菜糖,但甜菜原產於歐洲,至於甘蔗倒是在亞洲,而且早在周朝就傳入華夏,但因為原地是印度地區加上甘蔗的特性,主要是交州、益州、揚州南部有種植,北方根本沒有。

北方的糖主要是飴糖,也就是麥芽糖,這種東西是需要消耗很多糧食的,就和酒一樣,是一種奢侈品,普通百姓飯都吃不太飽,不是重要節日根本不會舍得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