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了個自己都不太相信的故事,然後看向盧植等人。
卻見盧植和劉虞都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其實對於馬強來曆的猜測一直是大漢上下的熱點話題。
馬強這一身的本事,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所謂的科學,為什麼之前從未聽過。
科學之術如此博大精深,即使要出世,為什麼派出來的是馬強這樣的少年,而不是更加年長一些的人。
馬強的師門中還有哪些人,為什麼沒有一人出世幫助馬強。
不知道多少人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盧植和劉虞也不例外。
而這些人的各種猜測中,以馬強師門遭遇巨變,隻剩下他一人為主流觀點。
馬強今日的解釋也應和了眾人的猜想。
科學一門果然發生了巨變,整個流派隻剩下了馬強一人。
不應該是兩人,還有那個羅馬人。
也難怪馬強看到火槍後會那麼迫切的想盡快拿下西域。
怕什麼羅馬人會攻過來是假。
想打到羅馬才是真吧!
這可是滅門之仇,可謂不共戴!
往日不知道這羅馬人的蹤跡也就罷了,現在既然發現了,如不竭盡全力的去報仇,那麼盧植和劉虞反而要瞧不上馬強了。
畢竟這是漢代,是講究血親複仇的漢代。
漢代儒學大興,無論是上層統治者還是百姓都開始接受儒學的思想,而儒學恰恰是血親複仇的,並且認為這是孝道的體現。
《春秋公羊傳》曰:“父不受誅,子複仇可也。父受誅,子複仇,此推刃之道,複仇不除害。”
這話的意思簡單的就是:如果父母無辜受害,子女為父母複仇,這應該是允許的,父母因犯法被殺,子女複仇,這是互相仇殺的做法,並不會根除彼此的仇恨,不應該允許。
根據這種思想,漢代不但縱容血親複仇,甚至還有專門的法律保護血親複仇。
漢宣帝時期,就頒布了《輕侮法》,殺死侮辱父母的人允許免罪,後來雖然因為這法太容易製造冤假錯案而被取消,但民風不改。
遠的什麼趙氏孤兒暫且不不,就近的,漢靈帝時期就有酒泉郡的一個姓趙的被李壽殺死了,因為此人的三個兒子都已去世,李壽自覺高枕無憂,誰料趙家女趙娥擔負起了複仇的責任,她夜間磨刀,扼腕切齒,悲涕長歎,四周百姓都笑她,覺得她根本沒能力報仇,趙娥因此悲憤異常,每都坐在車上,用厚厚的車簾擋住自己,暗中等待刺殺李壽的機會。
這樣一等就是十年,趙娥終於找到機會將李壽刺死,隨後趙娥砍下李壽的頭顱到官府自首,祿福縣縣長尹嘉不忍判趙娥有罪,掛印而去,守尉也不忍讓趙娥坐牢,晚上打開牢門勸她逃走,趙娥卻認為自己殺人就要接受法律的製裁,不願離去。
最後朝廷大赦,將趙娥放出,當時的涼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劉班等人、共同上表朝廷,稟奏趙娥的烈義行為,刻石立碑顯其趙家門戶,更有如梁寬等名士為其著書作傳。
私下殺人可以讓朝廷為其立碑,這是後世不可想象的,但這就是大漢的三觀。
其實趙娥也就吃虧在自己是個女的,像陽球,他當孝廉的原因就是為父母報仇,手刃了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