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入室弟子(1 / 2)

“好了,今我們的內容就上到這裏,各位還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可以現在就問。”

馬強期待的看向諸葛亮的方向,結果無數的手擋住了諸葛亮的臉。

好吧,現在馬強明白劉備為什麼想砍樹了,現在他也想砍。

“好,大家都很踴躍啊,這可讓我為難了

這樣吧,幹脆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然後回答我。

馬強掃視眾人一圈後問道“昔日董賊執掌朝廷時,為解決朝廷錢糧不足,鑄錢,這種錢重量隻有五銖錢的八分之一,下人都厭惡之,使得關中物價一日三變,十萬錢尚不能買一石穀。

而我河北,也鑄錢,而且連銅錢都不是,是這種紙鈔錢票,價值根據紙鈔上寫的數目而定。

例如我這張錢票,是一百錢,可這張紙的價值真的有一百枚五銖錢嗎?

我可以告訴大家,絕對沒有!這張一百錢的錢票的本身價值連五錢都不到。

那麼,為什麼下人卻願意使用這種錢票,而且我河北也沒有和昔日的關中一樣物價飛漲,反而物價穩定呢?

錢的價值,到底是不是其本身?如果是,為什麼寫了一百錢的錢票就是一百錢,如果不是,為什麼董賊的錢大家都不願意接受呢?”

這題目放在後世,隻要有點經濟學基礎的人都能快速出答案,那就是紙幣其實是信用貨幣,紙幣的價值並不在於本身,而在於背後的河北大將軍府的信用,隻要大家對河北大將軍府有信心,那麼這個紙幣就是有價值的。

但信用貨幣本就是後世二十世紀的產物,要等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世界貨幣體係變成牙買加體係後,信用貨幣才算成熟。

這是真正的超綱題。

下麵的無數人腦袋立刻大了起來。

這種東西,就是窗戶紙,沒人捅破真的可以想一輩子都想不明白。

諸葛亮也思索了起來。

其實不僅僅董卓自己鑄錢,劉表在荊州也鑄錢,隻是因為董卓首惡在前,劉表不敢鑄錢,還是按五銖錢鑄的。

當時因為河北已經的錢票已經開始流行,也有人勸劉表試驗一下錢票。

畢竟這東西不需要銅料,完全是一本萬利的東西。

但試驗後發現這錢票的學問也很大,造紙技術不,如何讓別人造不出你造的錢票才是關鍵。

比如現在河北的錢票,就有多種防偽技術,除了特殊的紙張外,精美的雕版,蔚藍色的油墨外,還有水印、暗記、簽字等。

也因此,當時的鹿門還對錢票進行過一番討論,但當時眾人討論的還是河北的錢票是怎麼造出來的,而不是為什麼河北的錢票可以流通下,甚至荊揚的商賈也認河北的錢票。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慢慢的開始有人舉手回答,但所回答的來去不過是河北的錢票有多難仿造,故而有很高價值,百姓這才願意使用,馬強聽了也隻是點頭,沒有對還是錯。

馬強看時間差不多了,走到諸葛亮麵前道“這位同學,我看你表情似乎略有所得,何不將你的見解和大家分享一番?”

諸葛亮看到馬強走過來的時候就感覺有些不對勁,現在被點名後,更加感覺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