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孫策平山越(1 / 2)

“伯符無需氣惱,此事其實也算有利有弊,而且隻要運作等待,其利還大於其弊!”

周瑜見孫策氣的青筋都爆出來了,不由心疼的安慰起來。

“嗯?如今趙雲在徐州對壽春虎視眈眈,我本想調兵支援,現在各地山寇舊惡,依阻深地,難以攻取,心腹未平,難以圖遠。

一旦河北兵馬南下,我將腹背受敵,如此怎能算有利呢?”

周瑜笑了一下,輕搖折扇,邊走邊道“伯符且聽我,河北馬子玉兵多將廣,糧草豐盛,甲堅兵銳,我江東必須傾盡全力才可一戰。

但江東人口,泰半隱於山野,更有如朱氏、張氏、顧氏等大族自有族兵,如不能收繳兵馬,歸攏人丁,如何能和河北抗衡?

如今山越為亂,劉繇已死,江東百姓大族依靠唯我軍而已,我軍大可借機收繳各族兵馬,以防備山越的名義重編民戶,如此江東才算真的為我軍所有!

此乃第一利!

其二,我軍征伐江東數載,士民多怨,此次我軍征伐山越,保境安民,民心必附。

此乃第二利!

其三,山越各部雖然據險而守,但不習軍事,隻要調度得當,敗之不難。

屆時我軍可收其精壯為軍,編其老弱為民,調其租賦,充實庫府。

此乃第三利!

有此三利,難道還不是有利有弊且利大於弊嗎?”

孫策一聽,青筋也不跳了,眼中的怒火也消了,仿佛看到了從江東各大族和山越各部中征集的無數兵馬和堆積如山的糧草。

那高興的,看周瑜的眼神都快冒星星了。

“公瑾大才也!那該如何運作?”

“將軍可移書各郡縣,令各保疆界,然後分兵扼諸險要之地,將山越分割包圍。隻修繕藩籬,不與交鋒。

乘此時機,再令各部以防備山越為名,讓各大族出兵為輔,然後或封賞,或奪權,或斬殺其首,收繳兵馬。

最後待穀物將熟,縱兵芟刈,以饑餓迫使山越出山求活,如此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此三策,將軍可得兵馬,必不下五萬之眾!錢糧物資,不計其數!”

五萬?

這數量比孫策想象中還要多。

“好!就依公瑾之計行事!!”

怎麼呢,周瑜為了孫策,將江東的這些世家大族算計的是明明白白,恨不得將他們敲骨吸髓,以此來成就自己兄弟的宏圖霸業。

孫策當即按計行事,令黃蓋、呂範、陳武、董襲、宋謙、賀齊等將分都揚州各郡兵馬圍剿山越,同時令九江郡守程普,廬江郡守李術,丹陽郡守徐琨,吳郡郡守朱治,會稽郡守孫輔配合諸將行事。

孫策此時雖然占據了豫章的一些地方,但因為朱皓的背後有朱符,孫策並未任命豫章郡守,以免和朱氏兄弟起摩擦。

當然,這是孫策明麵上的做法,暗地裏,孫策根據周瑜的建議已經派出陳端秘密前往交州,準備慫恿交州豪強起兵造反,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江東的孫策對山越揮起了屠刀,誓要將江東的山越鏟平以便全力應對隨時到來的南北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