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一次沛水之盟後,益州就再一次神隱在下大局之中。
沒辦法,益州這地方山巒疊嶂,外麵的人難以攻進去,裏麵的人也難以出來。
馬強都準備飲馬長江了,劉璋和張魯還在撕逼中,但最終還是張魯技高一籌,在楊鬆的出謀劃策下,不但挫敗了龐羲的偷襲,還反過頭奪取了漢昌。
但張魯對劉璋畢竟是以一郡敵一州,隨著嚴顏、龐羲等人的兵馬回援後,兩軍很快就陷入了對峙狀態,誰也奈何不了誰,最後以互不言和的狀態結束這次戰爭。
戰事雖然結束,但事情可沒完。
龐羲做為主帥為此次戰役失敗負起了主要責任,被劉璋貶為永寧郡郡守。
永寧郡是哪?
永寧郡就沒有過,這是劉璋新劃出來的地方!
劉璋以巴郡太大,兵馬難以即使調度為由,將巴郡一分為三,墊江以北為巴郡,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朐忍至魚複為固陵郡,然後分別交給嚴顏、龐羲、趙韙三人統領。
嗯,趙中郎將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地盤就這樣莫名其妙沒了三分之二。
別看後來諸葛亮對劉璋的評價是暗弱,但也不是毫無手腕的,否則劉備也不會在有那麼多內應的情況下打一個益州用了三年,還折損了龐統。
趙韙本來就對劉璋偏袒龐羲有些不滿了,現在又被分權,更是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
正所謂你不仁,我不義,你不信任我,那我就不客氣了。
趙韙當即招來自己的兩名大將龐樂、李異,商議造反的事情。
“吾等昔日以為劉璋溫仁,故而推其為主,卻不想其隻用東州人,欺我益州人,長久下去,益州非吾等所有也!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擊,這些年來各郡官吏多或是我的門生,或是我的舊友,嚴顏、張任、吳懿等人皆和我有舊,我如起兵,他們必然響應。
當然,益州乃國家所有,即使擒殺劉璋,我也不敢占據益州之位,吾等可將益州獻給朝廷,日後也少不了封賞,你們看如何?”
將益州獻給朝廷這話二人當然是不信的,但如果真的打進成都,趙韙當了益州之主,吃了肉,他們做為大將應該也有口湯喝吧。
當即二人都表態願意為趙韙效死,趙韙當即大喜,和二人盟誓共圖富貴。
趙韙當即發動自己所有人脈和力量,準備造反。
其實不僅僅是劉璋,早在劉焉當政的時候,劉焉就是用東州士族來壓製益州士族的,甚至還接連殺死了王鹹、李權等十多個益州本土豪強,還逼反了犍為郡太守任岐和迎他入蜀的賈龍。
雖然靠東州兵和羌人雇傭軍,劉焉鎮住了場子,但益州士族心中對劉焉父子的不滿依舊是廣泛存在的。
如今劉璋剛剛兵敗張魯,很多人都覺得機會來了,現在趙韙又願意出頭,頓時應者如雲。
自趙韙起兵後不到十日,蜀郡、廣漢、犍為三郡皆有豪強、官吏起兵造反。
這三個郡可是益州最為重要的三個郡,所謂的府之國,成都平原全在這三個郡的範圍裏。
也就是,劉璋所在的成都突然變成了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