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吧。”
賈詡一邊指著地圖的各個要點一邊道“整個戰役將分為兩個主要戰場和一個輔助戰場。
輔助戰場為涼州戰場,因為漢中陽平關的險要,總參謀部的計劃為擾而不攻,由高順軍團的龐德部出武都,威懾漢中,防止張魯出上庸協防荊州,馬超軍團出西州,震懾益州羌部,防止其被劉璋、張魯慫恿攻打西州。
主要戰場分為兩個,一個為襄陽,一個為壽春。
而這兩個戰場的主要戰略思路都是圍點打援!
襄陽是劉表治所所在,壽春的城中有孫策的二弟孫權,這兩地都是荊揚兩路諸侯的必救之地!
我軍隻要將這兩地圍困,必能將荊揚兩軍吸引過來,從而實現野戰殲敵的目的!”
馬強點了點頭。
河北軍強,如果能野戰,自然是要野戰。
“公達,你的意見呢?”
“孫子雲: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此略我和郭參謀長用電報商議過,都覺得是妙策。”
“孔明、仲達,你們看呢?”
馬強看向諸葛亮和司馬懿問道。
諸葛亮猶豫了一下,沒有立刻回話,畢竟這是在商議如何攻取荊州,劉表和鹿門書院畢竟對他是有恩的。
司馬懿腦中可沒這麼多顧忌,立刻道“此略確好,但如果劉表棄城南下該如何?”
“棄城?”
賈詡和荀攸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這可是荊州治所,放棄就放棄?
“如果棄城,我軍多騎兵,大可追擊!”賈詡之前就聽過司馬懿,現在卻隻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自己這邊這麼多騎兵,還怕追不上別人不成?
“襄陽有漢水之便,荊州軍大可順流而下,直達江夏。
江夏多澤,騎兵運動不便,長江水情複雜,如我是劉表,我必囤錢糧於江陵、西陵,如襄陽難守就視情況退往二地之一,或退往江陵和宗親劉璋抱團死守巴蜀之地,或退往西陵和孫策聯手鏖戰大江之上。”
賈詡和荀攸聽著司馬懿的觀點,不由認真的研究地圖思索了起來。
在他們看來,治所是一個勢力最重要的地方,絕不會放棄。
但萬一呢?
而且劉表荊州的死局被這樣一走,好像還真的活過來了。
“孔明,你以為呢?”
諸葛亮不想荊州,便起了揚州。
“昔日孫策留孫權於壽春,自率兵馬前往揚州攻伐劉繇便是有放棄壽春之意。
孫權雖為孫策二弟,但在下大業麵前,這個二弟在其心中又價值多少呢?
與其為了孫權冒險進入壽春戰場,還不如將九江變成一磨盤,消耗北軍銳氣,然後依靠大江的地利反擊。”
馬強看向皺眉思索的賈詡以及荀攸,不由笑了起來。
“文和、公達,你們看這兩個孩子的可有理?”
賈詡和荀攸對視了一眼,心中隻覺得後生可畏。
諸葛亮雖然話沒完,但已經點出如果孫策理智就會以少量兵馬在九江節節抵抗,然後集中兵馬到江夏和劉表一起借著地利對抗河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