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
海昏縣地處南昌之北,贛水之旁。
海昏雖然隻是一個豫章的一個縣,但在漢朝的諸多縣中屬於較有知名度的了。
西漢時期,漢昭帝病故,霍光迎昌邑王劉賀繼位,在位7後被霍光以荒淫無度,不保社稷為由而廢為海昏侯,其封邑就是這海昏縣,後在海昏生活四年後憤慨而死。
海昏國後來一直存在到王莽篡漢後才被廢國複縣。
黃巾之亂後,江東吳郡大族馮氏遷徙到此,由於人口眾多,朝廷下詔將海昏一分為二,新設新吳縣。
孫策平定揚州後,因為定治所於吳縣,再次撤銷新吳縣,但從一族就可立一縣就可以看出馮氏之興盛。
馮氏的興盛自然也不是從空氣中冒出來的,吳郡馮氏源自潁川馮氏,其先祖是雲台二十八將排名第七的“大樹將軍”馮異。
馮異的孫子馮普因罪除爵,後永初六年,漢安帝封普之子馮晨為平鄉侯,但經過這樣一次打擊後,加上之後外戚宦官互鬥不止,馮氏便遷至吳郡,後又因罪除爵,到了現在。
此時馮氏的家主是馮異的第七代子孫,名為馮工。
馮工少年時也想憑借軍功恢複官爵,因此和一直立誌以軍功封侯拜將的孫堅交好,可惜黃巾之亂時馮工生病未有參戰,馮工也通過黃巾之亂看出下大亂在即,從吳郡遷移到了更偏僻的豫章。
“沒想到孫氏居然敗的這麼快當日他們入豫章,我們還為他們孫氏出力不少,現在想想,恍若昨日啊。”
做為豫章的地頭蛇之一,彭澤大戰的情況馮工也很快探知了,甚至他的桌上已經躺著一份檄文。
這是馬子玉簽發招降揚州各郡縣豪強官吏的檄文。
“父親,孫氏一敗,大將軍統一下就已經是定局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彭澤表示一下?否則要是被大將軍誤以為我們和孫氏是一黨,豈不是要遭?”
話的是馮工的長子馮璋。
“哎,恐怕不管我們去不去表示,大將軍都會對我們進行清田分地,甚至還會強迫我們馮氏分家強遷,從幽州到豫州,他可是一直這樣做的。
兄長,我們馮氏樹大招風,得早做打算啊!”
叫馮工為兄長的是馮工的弟弟馮水。
“怎麼?你還想起兵和馬子玉對抗不成?”馮工看了一眼馮水道。
“這這倒沒有,孫策都輸了,我算什麼啊”
馮水還是知道自己的斤兩的。
“知道就好!”馮工起身歎了口氣道“我們馮氏也不是沒有分過家,潁川一次,吳郡一次,豫章也可以再來一次。
但你們要記住,我們分家的目的是為了我們馮氏更好的繁衍發展,隻要能生存下去,隻要所有人都記住我們都姓馮,那麼無論被強遷到何處,無論田地如何清分,馮氏都是馮氏!
瓊兒,通知族人,準備殺豬宰羊,過幾日我要舉行臨時祭祖祈福!!”
馮瓊是馮工的次子。
“諾!”
就在馮工想著如何加強族人的凝聚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時,一族人跑了進來,對馮工低聲了幾句,又遞上一個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