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感覺有些頭疼,按了按眉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三治,也就是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仁治”。
而禮治就是長幼有序,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種理論可以大大降低統治者的統治成本,但做為後來人的馬強知道這種理論遲早是要被拋棄的。
後世的華夏之所以能把儒家思想掀翻在地,那是因為有五四運動,有新文化運動,有兩洋列強入侵的現實。
可現在,大漢獨尊,沒人會覺得儒家思想有問題,甚至連改良都很難。
沒人覺得有問題,你現在要改,誰會覺得你抱有什麼好心思。
“明公!”
沒一會兒,王越和郭嘉都走了進來,馬強將文稿遞給二人傳看,二人看後都大覺不妙。
“錦衣衛,軍情局,都沒有發現這篇文稿嗎?”
“吾等無能!還請大將軍恕罪!!”
“好了,都別這些虛話了,這文稿是林芝從北大搞來的,王越你就從那裏查!
三時間,一定要把這幕後之人查出來!”
“諾!”
王越不敢怠慢,立刻下去安排人手去徹查此事。
馬強留下郭嘉,等王越退下後對郭嘉問道“奉孝,你此事會不會和薊縣有關?”
郭嘉立刻搖頭道“我們對子的監視一直很嚴密,他絕無可能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做出這樣的大事來。
至於盧公,我想他現在最怕的就是有人刺激明公!”
馬強明白郭嘉的意思,隨著荊揚的平定,已經有了要給馬強封王的呼聲。
當然,這封王隻是一個試探,如果馬強真的封王,那麼下一步就是篡位登基了。
“嗯我也是這樣想的,此事隻要不牽扯到薊縣,就無礙。
希望這篇文稿還隻是剛剛開始傳播,否則不知道會有多少風波起。”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它總會發生。
儒學社這麼多人,能好好站在王越麵前的都沒幾個,更別在參觀了錦衣衛的各種有趣工具後了。
才兩,王越就把這篇文稿的來龍去脈搞了個清楚。
“交州?”
馬強眨了眨眼,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正是交州!那篇文稿主體都是士燮、劉熙給各方名士寫的書信的內容,然後由部分士子修改而成。”
“主筆之人為誰?”
“為首之人是學子應瑒!”
馬強仔細回憶了一下,也沒想到這姓應的是誰。
其實這人還真的是個人物,他出身書香門第,在曆史上是建安七子之一,但因為是純粹的文學家,在軍國謀略上幾乎沒有建樹,因此馬強也不記得這個他在學的時候背過的文學常識之一的人物。
“另外還有一件麻煩事需要和明公稟報。”
“還有什麼事?”
“那士燮似乎給很多人都寫了信,我們封鎖北大對儒學社進行查問後,很多名士都開始活動了起來,他們似乎正在醞釀什麼。”
思想上的鬥爭是最麻煩的了。
馬強揉了揉眉心,之前就因為新舊之爭鬧得整個河北都不太平,現在居然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