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公很清楚,服皇上增兵的可能性不大。這幾年邊關形勢平穩,戎狄十九部頗為安分,目前看起來尚無增兵必要。穆承芳對戎狄未來的憂慮,其實連邊關的部分將軍都覺得他是杞人憂。
杞人憂嗎?安國公冷哼一聲。這怎能算是“過慮”?!北境若真出了事,是他穆家的責任,是他穆家的兄弟子侄攔在大周朝的第一線,戎狄若要進犯,就要踏著他穆家人的屍骨跨越邊境,這樣的境況下,他就是再心也不為過。
因此就算希望渺茫,安國公還是打算努力試試。他仔細看過穆承芳的奏疏,又將安國公府所有的幕僚都叫來,加上欽差蔣主事,大家商量了很久,最終寫成了兩份奏疏:安國公一份,蔣主事一份。
這兩份奏疏,再加上穆承芳之前的上疏,三分奏疏仔仔細細地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增兵的必要性,眼下能做的也隻有這些,剩下的,隻能看皇上看過奏疏後怎麼了。
蔣主事回京後還沒來得及回家修整,就跑到安國公府了,就是為了趕著第二日上朝前將奏疏改好。這一忙就是半夜,他拿起自己那份奏疏告辭時,已經二更了。
安國公五更過後就得出門上朝,而蔣主事這個六品兵部主事,若不是點了欽差要交旨,原本是沒資格上朝的,他須得比安國公更早到達宮門附近的朝房待旨處聽宣。
蔣主事傍晚進京就直接趕到安國公府,又在這裏呆到二更才離開,這一夜看來是沒法睡了。
安國公看了看蔣主事身上穿的青布長衫和疲憊的臉,拱了拱手朝他道辛苦。
“安國公客氣了,”昏黃的燈光下,蔣主事依舊一臉認真:“為了邊關,這些辛苦都是應該的。況且卑職人微言輕,眼下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國公爺還是須得盡早知會咱們兵部的幾位堂官,還有在京的將軍們聯合上疏才是。”
“我會看著辦,”安國公歎了口氣:“先盡人事吧。實在不行,我打算建議先修北境十三州的城防,這兩年風調雨順,國庫充盈,兵部請款大約容易些。”
蔣主事猶豫了一秒才答道:“卻也難。前些年還好,這兩年朝中的情形……不論稅收如何,兵部請款總是要看戶部臉色,您知道的,我們兵部尚書是李相的學生,可戶部……”
安國公點點頭,也是歎了口氣。戶部尚書是首輔宰相的門生,腰杆硬的很,若是林相不同意修北境十三州的城防,事情還真有些難辦。
“兵部這邊國公爺可以放心,”蔣主事想了想之後開口:“卑職會向周尚書明北境邊關眼下的情況。依照卑職對周尚書的了解,他應當會盡力為北境的事籌謀。隻要周尚書肯盡心,李相那邊國公爺不用操心。隻是林相、謝相還有顧大學士那邊……”
“總要努力試試,”安國公沉默一瞬之後開口答道:“明日我們先將奏疏遞上去,我再出麵聯合兵部和京中的將軍聯合上疏,先試著服聖上增兵。周尚書那邊就交給蔣大人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