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心思,鄭瑛非常清楚。針對朝臣的第一輪捐稅已經結束,戶部尚書蔣文斌一刻都沒耽擱,立刻又上疏陳情,是今年歲末稅銀尚未入庫,但根據各地呈報,大體數字與往年持平,如此一來,軍費依舊捉襟見肘,因此蔣文斌呼籲,若是來年依舊有困難,希望朝臣們能夠再捐一輪稅。
這算是個預防針。皇上無法上來就明刀明槍的對朝臣們和勳貴的財產動手,因此暫時也隻能巧立名目的讓他們一輪又一輪的“捐”。
而其實蔣文斌和皇上心理都有數,這第二輪捐稅,絕可不像是第一輪那樣順利。蔣文斌的奏疏一上,朝臣們私下裏就有頗多議論,並且這按照一家裏應繳稅額來捐,指向性明顯,朝臣們也不傻,總有人嗅出些不對之處。
因為蔣文斌雖然並沒有明著要求大臣們繳稅,還是以“捐”代繳,但還是招來了一大批的彈劾奏疏,而朝中綏靖派則又抓住機會上疏皇上,要求議和。
在這個節骨眼上,穆紅裳抓住的戎狄大王子被押解進京,真可謂是雪中送炭,解了皇上的燃眉之急。北境戰局僵持,他迫切的需要勝利的消息,來穩定朝堂,穆紅裳的功勞,剛好讓他拿來事。
畢竟穆紅裳抓住的是戎狄大王子,政治意義不同,幾乎可以相當於一場大捷,就算是將來朝廷迫於壓力,真的開始與戎狄人和談,這戎狄大王子也可以做個有分量的籌碼。
而對於皇上來,這間喜事可利用之處,可不止這位戎狄大王子,還有立功的穆紅裳,恰好可以用來轉移蔣文斌身上的壓力。
因此皇上沒有與任何人商議,直接給穆紅裳封了爵。穆紅裳從軍時間尚短,就算是立了大功,此時封爵也很難得過去,勢必引起朝中反彈,更別提她還是個隻有十六歲的女孩子,皇上肯定會想到,朝中群臣必然會死咬著新封的平安伯不放,蔣文斌反倒不再是朝中矛盾焦點,至少可以喘口氣。
皇上的這些心思鄭瑛都明白,也都能理解。他不能理解的是,皇上居然還嫌不足,給穆紅裳賜了封地。
這封地不在京畿,不在江南,偏偏就在貧瘠荒涼的北境,在最靠北的燕州附近,這能叫賞賜嗎?分明不是。
這可真是個一舉兩得的好主意啊!一則給異性伯爵封地,進一步刺激朝臣,繼續轉移朝中矛盾。二則……紅裳有了封地,不留在自己的地盤上治理封地像話嗎?皇上這是不想讓他的姑娘回京。
散了朝之後,皇上丟下群情激奮的朝臣們,拍拍屁股跑回禦書房了。鄭瑛站在原地略一思忖,也邁步向後宮走去,而他沒走兩步,鄭瑾從身後追上了他,笑著問道:“五皇兄這是急著找父皇,請他收回給平安伯封地的旨意?”
鄭瑛轉過身,一臉平靜地打量鄭瑾,片刻後才開口問道:“滿朝文武都在反對父皇給平安伯封地,怎麼,六皇弟竟然覺得給異性伯爵封地合規矩?”
“自然不合規矩。”鄭瑾笑笑,但他像是故意的一般,語氣輕巧地道:“不過父皇封給平安伯的那塊地著實又又荒僻,封了也就封了,哪裏值得我們兄弟如此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