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三千,和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其中的“三”皆代表不計其數,而非確切的數量。
理論上世界包容萬象,其法則數量也沒有確數,由世界中的意識決定。
人俯仰天地間,感山川歲月長,為法則修行之。
世間本沒有修行這一概念,隻因為生靈對電閃雷鳴、烈日暴雨或其它一種自然現象有所感,靈魂沉醉其中,精神升華到與景觀相合,從而開啟超凡之路,也即是感悟法則之始。
同樣的,因意識感知到,世界才具備意義。
生靈觀之、感之、悟之,最終以法則銘記之,對應的自然現象也更加生動真實,成為法則的具現,永不消滅。
這便是冰與火之歌世界的修行本質,人與世界互通互感,和諧為一。
世界隻地水風火四大基礎元素,卻有那麼多領悟法則的天神。很顯然,不可能每位真神都吟唱四大元素之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四大基礎法則肯定無法代表“三”,它們大概隻能衍生九成九的物質世界,代表“三”中的一個“一”。
“三”中另外兩個“一”,分別為“靈魂”與“時空”。
冰冷的虛無+初火=這片多元宇宙
初火=四大元素+靈魂+時空=位麵世界
冰與火構成宇宙,世界誕生於火,世界之外為冰。
......
諸多真神吟唱的法則之歌,都屬於四大元素的副歌,或者副歌的副歌。
就像在理工學院,隻物理學院與化學院,就能囊括一大半專業。
作為黑夜的代表,夜獅領悟了黑暗法則的副歌,午夜之歌。
夜獅,夜之獅,名副其實,祂就是夜晚的代表。
之後,祂與光之女結合,又從老婆那學到光之歌的副歌,正午之歌。
從此之後,祂既代表黑夜,又代表白天。在某種意義上,達到圓滿之境。
“你...看出來了?”聽到龍女王直接揭穿自己的根底,夜獅有些驚駭與遲疑。
“你曾經應該領悟過光之歌與暗之歌吧?否則不可能偽裝得這麼好,我第一眼、第二眼,仔細觀察了許久都沒認出來。”丹妮好奇道。
如果她不知道門神之根掌握黑暗之歌,如果她自己沒領悟光之歌,一定真以為夜獅真在吟唱“光明與黑暗之歌”。
隻有“老行家”才能做到法則層麵上的偽裝,不然騙不過丹妮這個內行人。
丹妮的話似乎勾起某些回憶,夜獅沉默良久,歎道:“很久很久以前,我差點把黑暗之歌完整吟唱出來。
後來,我放棄了,自廢武功,把黑暗之歌整個遺忘。
見我如此,老魚梁木才接過這個重擔。”
“重擔?”
這與丹妮之前的猜測有所區別,可此時她更覺得難以置信。
夜獅冷冷道:“你是這一紀元的主角,是人類中罕見的聖靈。
可對古老的我們來說,聖靈隻是基本天賦。
領悟法則的天神,誰不是聖靈呢?
我是聖靈,穆爾忒雅是聖靈,拉赫洛、老魚梁木,乃至老魚梁木麾下那群真神,個個都是聖靈。”
“除聖靈,被你們稱之為‘救世主的天命’,對古神一樣是爛大街的玩意兒。”
“我誕生自極東黑暗世界,擁有黑暗之神的天命,可以輕而易舉領悟黑暗之歌。”
“隻要前一代黑暗之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