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門房的依舊是潘三, 第二次上門的四爺就很熟門熟路了, 倒是阿若被他牽著像個從沒來過的孩子一樣, 甚至還在門口躑躅了一下猶豫著要不要臨時改主意不進去了。還是潘三把阿若給認出來激動得連著在門檻上絆了兩下又往裏跑著去報信, 這才斷了阿若臨場退縮的後路。

宋家規矩不大可架不住來的是天潢貴胄的貝勒爺, 上次四爺帶來的那些糕點就一直放著沒舍得吃, 到最後都放潮了才又給扔了, 所以女眷們也不敢往前廳去隻在後院門口張望著。

好在阿若沒讓她們久等,隨著四爺在前廳拜見過多年不見的祖父之後便由邵嬤嬤和巧兒陪著往後頭來了。

“若兒,我的小若兒啊, 你可把我這個老婆子給害苦了,這麼多年不回來這不是要了我這個糟老婆子的命嗎。”來的路上還說得信誓旦旦要阿若千萬別擔心萬事有自己在的邵嬤嬤硬是被這架勢嚇得退了兩步才站住。

別說是邵嬤嬤就是阿若也十分不習慣這架勢,不過好在宋氏的祖母也就激動了一小會兒, 等眾人勸慰幾句老人家也就緩過來了。

緩過來的祖母拉著阿若直到進了花廳坐下也不願鬆開手, 阿若剛坐下不長的坐榻上就又擠上來一個看上去比阿若大一點的婦人,這下可好阿若被夾在中間動都沒法動了。邵嬤嬤是在宮裏伺候慣了主子的, 阿若現在又有身孕哪能讓人隨意這麼拉扯來拉扯去的, 看著這樣子就想上前給攔下來, 還是阿若擺擺手示意沒關係才作罷。

“祖母, 孫兒也想回來呢, 跟著貝勒爺到了江寧每日吃飯都比之前吃得多些。”阿若回想了一下還是孩童時的宋氏在老家是什麼模樣, 可後來就發現並沒有什麼可參照的,那時候的宋氏還這就是個每天就知道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孩子,後來回了京城進了宮學了滿身的規矩才成了宋氏。所以阿若說話幹脆就由著性子來, 這會兒被親戚們纏得緊了便說話疏離溫婉些, 能懂的人一聽自然就懂了。

果然阿若一開口原本還拉著阿若手沒放的婦人便裝作不露痕跡的放開了手,也不再擠在榻上老老實實坐回椅子。阿若調動了一下腦筋已經想起這婦人是誰了,大伯家的堂姐以前還是個肉肉的小孩兒沒想到長大了倒是瘦了不少。

“大姐姐,我在京城就聽額娘說你現在可是兒女雙全的秀才娘子了,這回怎麼不見你家的小秀才公呢。”小秀才公被宋家姑爺帶著在前頭正跟四爺說話呢哪有空到後麵來,可這話堂姐沒好意思說,這回阿若回來祖父就說過了什麼姑爺娘家的一概不能提,雖說覺得祖父有些小題大做,可自己也是嫁出去的閨女不聽話也沒辦法。

“他一個小孩子家家的不知道這下子在哪裏瘋玩呢。”堂姐一說這話大伯娘就知道孩子肯定是被帶著在前院,可到底是自己家女兒大伯娘也不好說太多重話隻無奈的瞪了女兒一眼。自己這孩子金嬌玉貴的養到大,本來是想留在身邊就給說了門親事想把女兒嫁給她爹原本最器重的掌櫃,雖是出身低了一點可家業不小,從宋大伯身邊出去之後自己也開了鋪子家裏房子地契什麼都有。偏偏這丫頭不願意啊,看著堂妹進了高門大院就非說也要嫁個有功名的。

可家裏商戶人家真正有功名的哪看得上,最後挑了個秀才,這下好了兒子再過幾年也能考秀才了這秀才公還是秀才公。原本過日子嘛好好歹歹的能過就行,就沒想到二姑娘能在貝勒府得了寵這回還是貝勒爺陪著回來了。昨晚上自家大姑娘回娘家就拉著自己哭了一通,雖然說的都是自家的事但做娘的哪能不知道這是孩子眼紅妹妹了呢。

既是這樣那就是見不著了唄,阿若點點頭也不甚在意堂姐都要想一會兒才能記起來堂姐的兒子不見就不見吧。其實阿若真的沒有非回來不可,隻不過四爺想對自己好那自己就願意接受他這份好意,因為兩人都知道要是回了京城自己再想回娘家那才是真的不可能了。

二者阿若想替宋氏來看看,來看看她幼時的家,阿若記得剛穿過來的時候睡不著自己就會一遍又一遍的翻看宋氏的記憶,有時候記憶是連貫的有時候又是一個一個的碎片,但總得來說除了四爺宋氏腦海裏最重要的記憶便是在老家的日子。

宋二姑娘在老家的時候那就是宋家的掌上明珠,不用學規矩也不用懂規矩,偶爾跟著祖父去鄉下收租的時候就是下河摸摸魚那也是可以的。所以阿若這回是替宋氏回來的,再回來看看江南老家的青磚黑瓦,再看看院子裏的花草樹木,看過了作為宋氏活在這片天地間的阿若便又少了一份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