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探險家馬丁·約翰遜(1 / 2)

■ 非洲探險家馬丁·約翰遜

如果一個人真正懂得了非洲野獸的性格,那麼他完全可以隨身隻帶一根竹竿手杖,就會平安無事地從北部埃及首都開羅步行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約翰遜是一位探險家,他曾在非洲荒野中拍攝過數千張猛獅的照片,而且還親手打死過兩隻獅子。他曾告訴我說,他最後停留在非洲的一年半中所見到過的獅子超過了他以前見到的總和,然而他卻從來沒有放過哪怕是一槍。事實上,他有時外出連槍都不帶。

有些探險家從非洲回來以後,都喜歡誇耀自己和猛獸搏鬥的過程。但是,馬丁·約翰遜卻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正懂得了非洲野獸的性格,那麼他完全可以隨身隻帶一根竹竿手杖,就會平安無事地從北部埃及首都開羅步行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他從14歲的時候就開始漫遊世界。他的父親是美國堪薩斯州獨立城的珠寶商,他從小就老是亂翻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珠寶箱。他對那些商標上邊奇異的地名(如巴黎、日內瓦、巴塞羅那、布達佩斯)非常向往,並決心要走遍這些城市。終於,有一天他離開家開始了他的旅行。他先是遊遍了美國,然後又混在一艘滿載牲畜的船裏去了歐洲。

他到歐洲後,不停地找工作,但工作卻似乎都不青睞他:他曾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餓過肚子;他曾站在法國的海邊悵望大西洋,茫然無助,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他還曾經因為住不起旅店而待在倫敦的空貨箱裏;為了回到美國堪薩斯州故裏,他還曾偷偷地藏在駛往紐約的一艘商船的救生船裏。

在船上發生的一些事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他那偉大的探險之旅便是從此開始的。當時,船上的一個技師給了他一本雜誌,裏麵有傑克·倫敦的一篇文章。在文章裏麵,傑克·倫敦說他夢想著乘坐一條長30尺、名為“蛇鯊”的小船周遊世界。

約翰遜回到獨立城家中,立即給傑克·倫敦寫了一封信。他懷著滿腔熱情,寫了滿滿的八頁信紙,請求與傑克·倫敦同行。在信中他這樣寫道:“我已經去過一次大西洋了,我從芝加哥出發時,口袋裏隻有5美元路費,回來時卻還剩有25美分。”

他的信已經發出去兩個星期了,他天天等候著傑克·倫敦的回信。最後,他終於收到了一份傑克·倫敦發來的電報。電報的內容充分體現了這一通信方式的爽快與簡潔:“你會做飯嗎?”做飯?哈!他連米飯都還煮不熟呢。但他還是馬上寫了回電:“我願一試!”——隨即,他就找了一份在一家飯館的廚房裏幫忙做菜的工作。

等到傑克·倫敦的“斯納克”號駛出舊金山海灣向太平洋進發時,馬丁·約翰遜真的成為了船上的總廚師兼洗碗工,而他竟然還能現學現賣,做麥包、炒菜、煲湯,甚至做布丁。同時,路途中所需的食物也都由他來負責,他準備的鹽、胡椒、香料等東西足夠全船水手吃200年的了。

就在那一次旅行中,他學會了開船。他相信自己是一位駕駛專家,因此有一天,他為了顯示自己的本領,要憑自己的經驗判斷出船當時所處的位置。其實,當時“斯納克”號正在太平洋中向檀香山靠近。但按照馬丁的計算,船卻應當在大西洋中間的位置。

但是,他並不認為自己的計算水平僅止於此。像那些充滿激情的青年一樣,他一心要過那種朝思暮想的驚險生活。他的熱情是任何困難都擋不住的。有一次,一連兩個星期,水手們一滴水也沒喝,毒辣的太陽更把他們曬得幾乎發狂,船板上的鬆油都被曬成了糖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