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科迪舊物(1 / 2)

歡迎儀式很短暫,各就各位,各有職責,隻有巴頓領著威爾斯參觀莊園。

莊園中有建築七座。

主人家居住的別墅一棟,三層尖頂紅磚房,單獨的院牆圈起來,這將是未來威爾斯李的住處,當年比爾科迪建起來的,距今已有七十年的曆史。

別墅右側是三棟客房,統一規格的雙層平房,據巴頓介紹,他和所有的雇工們,如果不回正泰小鎮,就在這裏居住,有時候也會將家屬接過來住一段時間。

當然,莊園來客時,也可以安排住在裏麵。

從他略顯嘮叨的介紹中可得知,在五十年代老科迪還在世,莊園非常興盛,經常會舉行爬梯,客人很多,莊園住房不夠,所以加建了這些客房。那時,莊園一共有二十六名雇員,這些年陸陸續續都走了。

近些年,真正使用的客房,隻有一棟,也就是克勞德與羅德琳夫婦住的那一棟。

還有一棟作為備用房,還經常打掃;至於最外邊的那棟,已經成倉庫了,裏麵堆積著這些年來科迪家族用廢了的舊家具、老電器以及廢棄的農具什麼的。

舊家具?威爾斯李的職業病犯了,嘀咕一聲,改天有時間可以翻翻看,說不定能找到寶貝呢?老科迪畢竟是從二十年代就很出名的影星,三四十年代聲譽達到巔峰,他購置的家具,品質一定不次。說不準就能找到價值不菲的古董家具。

左側是下風口,那裏建設兩棟長長的單層建築,分別是牛棚和羊棚。懷俄明州的冬季很漫長,很冷,白災頻繁,牛羊們需要在棚內過冬。

左側最靠近別墅圍牆的位置,建設有一棟穀倉,是用來盛放穀物和農具的。與牛羊棚純木製結構不同,穀倉是磚石結構,用以防火防雪災。

簡略介紹一遍之後,巴頓領著他走進別墅。

棕紅色的橡木地板上有著一層淺淺的灰塵,走在上麵有著淡淡的腳印。

巴頓有點尷尬,“我已經安排人今天下午打掃,沒想到你過來這麼快。”

很長時間沒人居住,打掃的自然不會那麼勤快,威爾斯不會在意這點小瑕疵,“麵積這麼大,稍後大家一起打掃吧。”

麵積確實不小,僅客廳就有六十平米,壁爐前圍著幾隻沙發和茶幾。

這是老式美國家庭常設的“壁爐沙龍”模式——冬季時,幾位老友圍坐壁爐前,品著小酒聊著天,很愜意的生活方式。

威爾斯李習慣性以鑒定師的目光去審視物件,這幾隻沙發雖然陳舊,卻不是古董,大約有二十年的曆史,隻能算舊貨。

倒是另外兩件物件,讓他意識到這座莊園的價值被低估了,自己貌似真的可以好好翻翻,應該還有便宜可撿!

一件是壁爐的外部裝飾物。

壁爐是歐美國家家庭常備的一種冬季取暖設施,與東北火炕同一原理,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單體式可移動,另一種則是直接和牆體砌在一起的。

這座壁爐就是與牆體相連,甚至還采用空膛牆壁,讓熱氣充斥牆體內部,使得室內牆體大麵積受熱從而保持溫度。

壁爐大多數都會裝在客廳,因此,不少歐美富有家庭會在壁爐的框架、外壁和封門上下功夫做裝飾,以此來顯示格調和品味。

老科迪在世時很愛麵子,他竟然使用色銀雕花做壁爐外框。整套外壁以及封門上的色銀裝飾,粗略估計有二十公斤。

不過想想也正常,美國一直是世界產銀大國,1915年,美國生產全世界白銀產量的百分之四十,因此在二三十年代的美國,白銀不值錢,更何況色銀。

什麼是色銀?就是純銀與紫銅混比後的銀。

在銀的分類中,純銀也就是紋銀,含銀量最高,國家對庫存純銀的要求是含銀量不低於低於996%。

其次是足銀,含銀量不低於99%。

再次是貴重首飾上常用的色銀,通常為98銀,英文標識為980S,表示含銀量98%、含紫銅2%的首飾銀。這種色銀較之純銀和足銀質地稍硬,多用於於製作保值性首飾。

另一種常見的銀為925銀,英文標識為925S,表示含銀量925%、含紫銅75%的首飾銀。這種色銀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韌性,比較適宜製作戒指、別針、發夾、項鏈等首飾,而且便於鑲嵌寶石。

威爾斯李手指敲擊封門首飾,然後摸摸其氧化後的褐色表麵,很堅固,這應該是潮銀。

潮銀就是常說的80銀,這種色銀硬度大,彈性好,適宜製作手鈴、領夾、帽花、餐具、茶具、煙具或首飾上的扣、彈簧或針等類,自然也適合做各種銀飾裝飾品。

這些潮銀裝飾,年歲太久氧化嚴重,又經常接受高溫炙烤,與木材燃燒過程中散發出的硫反應,再加上很長時間沒有保養,現在通體呈黑褐色,很像赤銅和黃銅氧化後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