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帕爾瓦特帶領兩名鑒定師匆匆趕到時,威爾斯一行已經將所有紙箱全部翻一遍。
帶人名標注的,一共有十七個紙箱,其中有六個,威爾斯不知道來曆,看其姓名結構,有倆個像是阿拉伯人,還有一個應該是菲律賓或者印尼人,一位斯拉夫人,還有兩個實在不知道。
帕爾瓦特穿著西服,帶著金絲眼鏡,年歲四十,相貌儒雅,梳著背頭,笑容溫煦,在沃爾茲的介紹下,與拉夫特、威爾斯還有內馬爾一一握手,並對瑪麗安娜行貼麵禮。
“倫敦來的。”沃爾茲在旁邊小聲解釋。
佳士得上市後,紐約佳士得飛速發展,倫敦總部那邊一直在試圖加強對這邊的管理,帕爾瓦特就是總部派遣過來增加影響力的精英。
兩名鑒定師沒有參與會麵,直接開始開箱鑒定。其中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正在查看威爾斯不知道來曆的紙箱,還頻頻點頭。
這引起威爾斯的求知欲,“尼古拉庫利可夫斯基,斯拉夫人?”
“嗯。”那老先生抬頭看看他,沒有因為膚色什麼的詫異,隻是輕描淡寫地問道,“香江人?”
威爾斯點頭,“威爾斯李,香江人。”
“不知道尼古拉庫利可夫斯基?”
這不廢話麼?知道還問你?威爾斯李撓撓頭,點點。
“那你知道奧爾加亞曆山德羅芙娜女大公嗎?”老先生也不自我介紹,反問道。
這個名字依舊有些熟悉,但不是很清晰,威爾斯使勁揉揉額頭。
女大公?斯拉夫人?忽然腦海中一閃,想起來了,驚喜地一拍手掌,“我知道了!亞曆山大三世和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後的女兒!”
“尼古拉庫利可夫斯基,是奧爾加女大公的第二任丈夫!這台留聲機出自大公府。”
老先生笑著捋捋短髯,一副孺子可教的得意,,不過聽到後麵,他又搖搖頭,“小家夥,還得多看書。”
怎麼,有錯誤?
“你前麵說的都對,錯誤出在最後一句!”
老先生貌似對威爾斯感官不錯,不吝指教兩句。
他指指封條上的姓名尼古拉庫利可夫斯基說道,“奧爾加是亞曆山大三世的最小女兒,十八歲那年,她嫁給奧爾登堡的彼得亞曆山德羅維奇公爵。這公爵你聽說過吧?他祖上曾經是冬宮六十四元帥之一,世襲的公爵位。”
“奧爾加比彼得小二十七歲,嫁過去沒幾年,彼得公爵去世,兩人無後,奧爾加襲丈夫爵位,成為女大公。”
“1916年,奧爾加女大公喜歡上平民商人尼古拉庫利可夫斯基,再度結婚。可是尼古拉不喜歡住在大公府,一直住在哥本哈根的自家豪宅中,因此,這件留聲機不是出自大公府,而是尼古拉的家中。”
牛!一個生僻的女大公,老先生說的如此清楚!
這是威爾斯李第一次接觸如此博學的歐美鑒定師,當真讓人欽佩!
倆人的對話早已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此時,帕爾瓦特趁機給大家介紹,“這位是克裏斯蒂拍賣行倫敦總部藝術總監,特級鑒定師安海姆羅比先生。他最近來紐約巡查拍品,聽說這邊有大量維克多留聲機被發現,特意和我一起過來看看。”
難怪這麼牛,原來是佳士得的藝術總監!
啪啪啪,掌聲很熱烈。
安海姆在威爾斯李的肩膀上拍拍,笑著說道,“你能想到奧爾加,基礎已經不錯,是不是對東方藝術品更擅長?我在香江住過八年時間,那……是個蓬勃向上的地方。”
難怪他對自己“青眼有加”。
安海姆的博學,可是讓大家開了眼界:威爾斯李沒有鑒定出來的其它六台,全被他說得清清楚楚。
標注“沙姆謝爾拉納”,並非威爾斯以為的菲律賓或者印尼人,而是尼泊爾沙阿王朝拉納家族流落英格蘭的一支——昌德拉沙姆謝爾拉納的後人。
標注“拉斐爾格林”,是葡萄牙一戰時期的運輸大亨若昂格林(曾任葡萄牙海軍元帥)的第二個兒子。
標注“德佩羅加納加索爾以利庫拉”,應該是北歐挪威的二戰大糧商。
標注“溫齊格L布魯姆”,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1940)最後階段的領導人L布魯姆的後人。
標注“阿齊茲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應該是沙特拉赫曼家族的後人。具體是誰,安海姆也說不清楚,因為阿卜杜勒阿齊茲一生結婚300多次,身後留下43個合法兒子,不記錄在案的子女近千。
這十七隻紙箱及內容物,安海姆帶著另一名鑒定師,都仔細查看一遍。主要看的是外觀和內部結構,至於是否還能使用,還需要等進一步測試。
另外還有一件比較有意思的發現:這十七台有簽名的留聲機,全部屬於國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