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安格算計(1 / 2)

金盛文、諾傑斯還有譚耀東,三人背著手,在印第安陶瓷工坊的各個工房閑逛。整個工坊,隻有配料間和調釉間不對外開放,其它,隨便看。

譚耀東和金盛文是製瓷高手,即便那兩個工房沒開放,他們依舊能發現很多秘密。譬如,他倆就能從備料室的各種材料堆積量,推算出印第安陶瓷的瓷土配方比例,當然不是非常精確,但多測試幾次基本就能敲定。

這些推測對他們有沒有用呢?肯定有用!

倆人都對釉料原料室的瓶瓶罐罐內各種粉末,非常感興趣。推算釉料的配方,難度要大很多,但價值也最高——譚耀東對仿汝窯的釉料配方就垂涎三尺。

“看出來什麼了?”諾傑斯靠在櫃台上,似笑非笑地看著譚耀東。

一天時間的相處,譚耀東對諾傑斯也算了解,嘿嘿一笑,“威爾斯既然敞開讓人參觀,想必也不會在意我的這點小肆意。”

金盛文同樣在逐個打開各個玻璃罐,看了幾個後,他笑著搖頭感慨,“色料和釉料都有點陳,好幾瓶都沒有近期使用過的痕跡。嗬嗬,威爾斯估計把這裏當成陳列室,供人參觀的。真正的配方料,應該都在調釉室。”

譚耀東同樣發現這點,語氣中有些失望,“這應該是陶器釉料間。”

陶器不同於瓷器,它的釉料和色料調配,都不算複雜,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秘密。

“他的鍶料用得挺多。”譚耀東踢踢腳邊的大塑料桶。

“所以他的瓷器,光澤度、耐磨性都不錯。”金盛文馬上接口讚道。

倆人說的,諾傑斯完全聽不懂,譚耀東解釋後才明白過來,同時對威爾斯又多一些欽佩之心——那家夥做企業還是用心的。

簡單科普幾句,大家購買瓷器時能用上。

中華兩千年的瓷器史,最傳統的釉料位青釉(含鐵),其次就是鉛釉!

鉛釉在漢代已較普遍,屬於低溫色釉,釉麵光澤強、表麵平整光滑,釉層清澈透明;色彩豐富,傳統品種有胭脂紅、孔雀綠、象牙黃、魚子黃、寶石藍、葡萄紫等。

又因為容易製作、價格低廉等因素,鉛釉在中華製瓷曆史上,一直占據重要地位(現今很多製瓷廠依舊使用鉛釉),但鉛釉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鉛在窯內高溫下會揮發,給燒窯工帶來致命威脅,另外,常年使用含鉛過量的瓷器,尤其是餐具杯具等,對健康有害。

八十年代末,歐陸各國陶瓷工會,開始關注鉛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並逐漸嚴控瓷器鉛含量的標準。於是,各種新型替代釉料登台,像無鉛釉(其實是低鉛釉)、鍶釉等。

鍶料是一種新型釉料,在取代鉛釉方麵表現出不俗的效果。除了燒成範圍寬,燒成溫度低和可形成光澤釉表麵外,當它與釉下色劑一起使用時,幾乎看不到對色料的不利影響,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因此鍶釉成為一種很好的無鉛釉替代物。

譚耀東和金盛文的話,都是對印第安陶瓷工坊的誇獎。

譚耀東現在燒製瓷器,基本還在使用鉛釉,金盛文的歐麥陶瓷,使用的是無鉛釉。倆人都沒想到,印第安陶瓷工坊,竟然采用價格高昂的鍶釉。

顯然,威爾斯李更考慮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這也是諾傑斯欽佩的地方。

三人中,隻有諾傑斯是旁觀者,站在釉料原料室外,回頭看看正在陪著一眾參觀客侃侃而談的威爾斯,表情認真而熱情。忽然,諾傑斯有一種想法,這家陶瓷工坊,真的能成為行業龍頭,如果他們一直保持這份本心的話。

參觀陶瓷工坊,三人各有所得。譚耀東看到的是技術,金盛文看到的是營銷方法,而外行諾傑斯,看到的是企業的初心!

下午三四點鍾,受邀而來的嘉賓,基本的選擇離開,留下來的絕大多數是意向經銷商,等著明天工坊召開經銷代理政策說明會呢。

送走亞布拉罕離開後,威爾斯李一直在想著他臨行前說的那句話,“馬太很有機會連任,他的下一任期,我想嚐試議長競選。”

州務卿這一職務,怎麼說也是州長下屬,在三權分立的製度中,州議長在某種程度上與州長是並立的。如果他能成為州議長,那麼再下一任州長競選,亞布拉罕有很大把握成為象黨的州長候選提名人。

亞布拉罕,這是想要往上走呢。

他今天開口提及這事,必然是希望獲得自己的支持。

要不要投資他?亞布拉罕這人還不錯,多次捧場,支持他是自己唯一選擇——盡管今天驢黨的拉勒米縣長也在,可那位敷衍性質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