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秋山到手(1 / 2)

小潘有司的手掌中,還捏著一枚黃褐色的方形幣種。

這是東瀛幕府時代有名的二分金。

什麼是二分金?

那是東瀛江戶時代安政天保時期的通用錢幣,材質為金銀混合,含金量為三成三,餘者為白銀,方形,長兩厘米,寬一厘米,厚度隻有零點一厘米,重量在三克左右。

想要了解二分金,需清楚東瀛幕府時代的金幣幣值體係。

位於幕府時代貨幣頂端的是“大判”,通常為十兩,約165克,又稱為“十兩大判”,呈橢圓形,又稱之為“東瀛大金幣”。

十兩大判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豐臣秀吉1588年(天正16年),命令後騰德乘鑄造的天正大判。該幣橢圓形,長約十五厘米,寬約十厘米,麵額為十兩,上有後騰的簽名、印章以及桐花印記。因為足金鑄造、設計精美、發行量很小、東瀛經濟崛起等諸多因素影響,天正大判很受歐美收藏界歡迎。

大判站在東瀛幕府貨幣頂端,本身並不是流通貨幣,而是一種禮品幣和賞賜幣。

真正的流通頂級貨幣為“小判”。

一兩小判,型製與大判差不多,但大小有別,是東瀛古代的定位貨幣。

在江戶時代,大判與小判之間的比值為十比一,事實上因為禮品幣的榮譽加成,十枚小判很難置換一枚大判。

一兩小判的幣值依舊很高,並不符合市場運用,因此,又有二分金、一分金、二朱金、一朱金、五百文等相對較低的金幣品種。

在東瀛整個金幣體係中,二分金因為幣值較高、保值性強等因素,被當時很多官爵家族作為“存儲金”,妥妥的硬通貨。

小潘有司手中的這枚二分金,發現位置在地藏嶽與七郎山之間的山穀中,也就是第七塊啟示點石板附近。

當時,這枚二分金被掩埋在山道旁邊,地下二十公分處。小潘有司推測,應該是在運輸幕府寶藏過程中掉落的。

正因為這枚二分金的發現,小潘有司愈加急切的想要拿到剩下的幾幅計曲線圖。這不,負責監視拉夫特小院的人電話告知威爾斯來到,他立即帶著《秋山圖》匆匆趕過來。

盡管有些不舍《秋山圖》,可眼見著赤城山寶藏的信息越來越明晰,相比赤城山掩埋的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寶藏,這幅畫又算什麼?

他現在有些疑惑的是,威爾斯既然知道寶藏為什麼不去取而是找自己交換這幅畫?

夜色已深,他靜靜地坐在車廂中,手指搭在畫匣上來回輕撫,眼神掩飾不住焦躁。

坐在前排,為他充當司機的是弟子小園瑾究。

小園瑾究透過後視鏡看看師傅的麵容,然後又落回那幅畫匣上,喉結抖動,偷偷咽了口唾沫。那可是他和杉木拓也一幫人耗費一個多月精力,換回來的畫作,現在,師傅竟然要拿去和別人交換?

什麼東西竟然值得師傅如此大費周章?真的是赤城山寶藏?

師傅是不是已經拿到赤城山寶藏的真實信息?亦或者確認過信息的準確性?這次直接用《秋山圖》換取?

否則,依照師傅的性格,絕不會如此大方!

雖然小潘有司沒有向任何人透露一絲一毫有關赤城山寶藏的事情,可他的行徑舉止,已經引起身邊有心人的關注。

小園瑾究作為他的衣缽傳人,對小潘有司的行止更清楚,再說,赤城山寶藏一事,在東瀛算是家喻戶曉,故此,小園瑾究的猜測,更接近事實。

對方究竟什麼身份?為什麼會知道赤城山寶藏的信息?為什麼隱藏在這座平凡的小院中?院中都是什麼人?

小園瑾究有著無數的疑問,但他一句沒問,眼神閃爍。

車內依舊寂靜無聲。

一直到深夜,院門被推開,一撥年輕人湧出,相互擁抱告別,然後四散開來。

“跟上那輛別克。”師傅坐直身體,指著從麵前滑過的車子吩咐道。

離開小院時就注意到身後的那輛黑色林肯,見過,威爾斯嘴角撇撇,收獲的季節到了。

兩輛轎車在光影交錯的街角穿梭,很快相繼停在一家酒店的停車場陰暗處。

威爾斯李似乎沒看到對方一般,帶著棒球帽,背著挎包,從車邊走過,徑直走進酒店。

這家酒店來紐瓦克住過很多次,前台依舊是熟悉的麵孔,一位三十出頭的金發少婦,容貌一般,但笑容嫵媚。

“凱瑟琳,你依然如此漂亮。不是說熬夜是女人美麗的天敵嗎?你是怎麼打敗它的?”威爾斯和對方開了句無傷大雅的玩笑。

“謝謝誇獎!威爾斯,你的小女朋友呢?分手了?”前台經理看看他,笑著回敬一句,她問的是瑪麗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