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裏山空氣?
當然不會如此草率,李承倒是帶走一份資料,留下紅葉陶瓷的聯係電話,具體投資……再議。
“你……真有這想法?”
瞅一眼李承手中的空氣罐,又瞅瞅他另一隻手中的資料,西蒙好奇地問道。
“也許吧。”李承笑著聳聳肩。
他的眼睛再度在項目資料中的某一欄上掃過,神戶大學理學部阪上隆英。神戶大學理學部,就是“裏山空氣”項目研發所在的學部,阪上隆英是該創業項目負責人。
阪上隆英……這人的名字,在羅根的記憶中出現過,很深刻。
羅根在2005年來神戶大學交流,恰巧遇到該院教授榮獲新材料和製造領域的“東瀛國際獎(The Japan Prize)”。該獎項是東瀛最高科技獎項,由天皇向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獎章和獎金,兩個領域的獎金均為五千萬日元。
獲獎者正是阪上隆英,獲獎理由,納米級矽土新材料研發。
納米級矽土材料,可不僅僅是工業新材料,同時還是一種極其先進的陶瓷材料——風靡世界硬度極高的瓷器刀具,因此而來。
盡管不確定是否同一人,李承還是決定,通過“裏山空氣”項目,先接觸一下。
李承所不知道的是,阪上隆英此時已經是神戶大學知名教授,在材料學方麵很有權威。裏山空氣項目,是他的一位博士生學生在負責,他隻不過是掛名的顧問。
李承與西蒙離開後,“裏山空氣”小店中兩位學生興奮的擊掌相慶。剛才離開的李承,是創意小店開張二十年來,第一個有較為明確投資意向的投資商,盡管很年輕。
“這麼年輕?靠不靠譜啊?”另一個同學內藤加奈興奮之後,又有些疑慮。
岩橋申伊卻笑得很自信,拍拍手中的聯絡紙片,“內藤同學,我是筱山町人,這家紅葉陶瓷我恰巧知道,背景挺神秘的。”
“神秘?一家沒聽過的陶瓷工坊而已,還能強得過立杭燒?”內藤加奈有些不太相信,在他看來,立杭燒已經是東瀛陶瓷行業的龐然大物。
“能在立杭燒五公裏範圍內開設陶瓷工坊的資本,沒有背景行嗎?”岩橋申伊撇撇嘴,又說到一條他聽到的傳聞,“這家工坊的資本來自北美。聽說開業那天,大版、兵庫的那些議員老爺們,來了十幾位。”
其實沒那麼誇張,大阪市和兵庫縣,一共來了五位議員,還有幾位藝術界的人,都是西蒙金利用家族關係邀請過來的。
岩橋申伊忽然想起什麼,立即驚喜地自語道:“難道是他們三人中的兩位?沒進門的兩人,是司機還是保全?”
他興奮地一拍手掌,“一定是了!沒想到啊,紅葉陶瓷的神秘股東,竟然都是東方人?”
“你在說什麼呐?”內藤加奈不解。
“加奈,我們遇到大老板了!”岩橋申伊扶著加奈的肩膀,語氣很激動,“你知道嗎?剛才那兩位,極有可能是紅葉陶瓷的大股東!真正的資本家後代!”
“紅葉陶瓷工坊開業時,筱山町這邊一直有傳言,這家瓷器公司真正的股東是三個年輕人,和我們一樣年輕!”
“我猜想今天進店的,就是他們三人中的兩位!”岩橋揚揚手中的聯絡電話,“而其中一位,對美子師姐為之奮鬥的項目感興趣!還有比這更好的消息嗎?!”
“啊?那我去告訴美子師姐!對哦,美子師姐怎麼還沒回來?她回家要投資會不會遇到麻煩?”內藤加奈忽然變得擔憂起來。
“波多野家雖然不支持師姐的項目,可師姐畢竟是他們家族的大小姐,不會有人身安危的。再說了,現在有外來投資,美子師姐就不用那麼惆悵!我們這些美子師姐守護團成員,也能安心些!”岩橋與加奈的這番對話,李承沒能聽見……
裏山空氣項目的真正主導者,在阪上隆英名字的下麵一欄:波多野美子!
波多野美子是波多野家族的長公主,今年二十六歲,阪上隆英教授的博士生,神戶大學理學部的校花級美女學生。在理學院這種寡男團體中,有著一票忠實美子迷,包括岩橋與內藤,組成“美子守護團”。
波多野美子不僅人長得漂亮,還是一位學霸,裏山空氣項目,正是出自她的創意。
為了使得“環保事業”商業化,她前期墊資做項目監測與開發,積蓄花光隻好找家中要投資,可惜“賣空氣”的想法實在不被看好,父親波多野吉田一個子沒給。她又憑借長女的身份,找族親暫借來現在這間小門麵,想要拉社會投資。
岩橋和內藤都是守護團成員,義務幫忙的,可是,日常住宿吃飯的分用,總不能讓義工掏吧?實在沒錢了,波多野美子今天下午再次回家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