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影帝表演(1 / 2)

李承同樣側側身,目光落在吉田家主的身上,看他如何回答。

能感覺出,三好明悅當眾拋出這話題並無好意,但這件事非自己所能解決,也不是自己所要解決。

吉田家主臉色陰沉,大家做了幾百年的“鄰居”,誰不知道誰?看鄰居落魄很難過,看鄰居興旺更難過!無非就是不想看到波多野氏再興旺罷了!

這一刻,吉田家主恨不得將眼前的三好明悅給撕了!

三好家被地產拖住,即便內藤家也不願伸手拉一把,波多野家買他家山地,怎麼也算幫一把,這人怎麼這樣?

八上城的秘密,萬不能泄露。

可是眼目前,無論合理還是不合理,解釋必須要有,沒見其他三家都盯著自己呢,石橋三郎更是幸災樂禍的壞笑。

吉田家主也不是弱雞,沉吟片刻後有了主意。

他忽然捧起茶杯,將大麥茶一點點撒在桌上,然後雙手合十,同時低聲吟唱起來,聲音很難聽卻很投入,“遠方的人啊,你在哪裏?遠方的人呐,你在我心裏!我沐浴您的恩澤,生活在這裏,山山水水,都有您的印記……”

李承莫名其妙,這老家夥怎麼突然唱起丹波小調?

這可不是情歌,而是一首東瀛近畿地區的民謠,是盂蘭盆節上東瀛人最愛唱的小曲,專門用來懷念死去的祖先。大概意思是祖先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為後人留下深厚的福澤,我們這些後輩,懷念你,你永遠活在我們心底……

他的這首小調,不僅弄懵了李承,其他四位也有點暈。

可是吉田家主的儀式感還很足,竟然弄出個“水祭”——大麥茶滴在飯桌上的簡單祭祀,幾人隻得等他唱完。

咿咿呀呀的三分鍾後,吉田家主終於唱完一小節。

怕他再唱下去,石橋三郎笑眯眯插話,“吉田桑,波多野家深藏不露啊,現在國家經濟不景氣,波多野家還有資本購買凝月峰?”

這老頭同樣在挑事,他石橋家被四家暗地裏擠兌得挺難受,近些年因為女婿的緣故,財好受點,現在,難得有當麵挑撥的機會,所以石橋三郎忍不住先開口。

“三好桑提到這一話題,我情不自禁悲從中來啊。”

吉田家主依舊保留這小調的唱腔,說話文裏文氣,“想我十多代先祖,葬身凝月峰,作為後輩的我,卻不能時時祭拜,是我這個家主的錯哇!”

這句話,顯得三好家氣量狹小。

三好明悅氣得臉色通紅,他三好家從未阻止過波多野家祭祖。當然,吉田的話也沒錯,凝月峰作為三好家的私地,肯定不如自家祖地那樣時時祭拜的方便,所以他也不好反駁。

“又是一年盂蘭盆節,又到我傷心的時刻。每每想念先人的時候,我總是淚灑衣襟……”

見他還在怪腔怪調,這次三好明悅忍不住怒道,“吉田,你可別瞎說,哪一年的盂蘭盆節,三好家阻止你們祭祀?踏荒的青草和砍伐的柴禾,三好家可是從未和你們理論過!”

吉田抬頭,語氣終於正常,反問道,“大文字燒呢?”

盂蘭盆節是東瀛僅次於元旦的第二大節日,全東瀛都會放假,各企業均放假一周到半個月不等,人們趕回故鄉團聚,節日期間家家都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

一般在陽曆的八月十三日前後迎接祖先的靈魂,和活人一起生活四天,十六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靈魂送回陰間。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大文字燒”。

京都大文字燒非常有名,每年八月十六日傍晚,環繞京都的五座山上,排列柴火,形成“大文字”、“左大字”、“船型”、“鳥居形”、“妙法”等字形,點篝火,稱作五山送火。其中以“大文字”最為有名。

該傳統儀式據說是為在盂蘭盆節期間迎回先祖英靈供養後,再送其前往往生。

這種儀式以前是以家族的形式來舉行,後來因為大文字燒經常會引發山火,不可控,在京都等大城市,已經明令禁止私人進行“大文字燒”,公家選擇京都統一安排。

但在丹波地區,有些家族還在進行小規模的“大文字燒”。

吉田說的就是這個。

三好明悅氣結,自家的山林,讓你舉行“大文字燒”?你有病還是我有病?

沒等他反駁,吉田家主又說道,“每年見你們幾家舉行山火大文字燒,我的心都在隱隱作痛……”

抒情到此,他扭頭看了眼李承。

“承蒙李君看重,聘請波多野家擔任他投資的紅葉陶瓷工坊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