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挖天皇墓(1 / 2)

一枚黑漆古青銅鏡,放在辦公桌的正中間。

“天地仁德”四個字,在台燈的映射下,顯得異常醒目。

高野和明、賴尾光賀以及又被奧古斯特喊回來的幾位專家,包括小澤真珠的爺爺在內,都圍在辦公桌周圍。

死寂般的沉默!

李承環抱著手臂,站在一隅,心底直嘀咕,這特喵的太湊巧了吧。

他已經知道,高野和明為何在聽到仁德青銅古鏡時為何如此驚詫!

就在前些天,東瀛使館從美國傳回來消息,波士頓美術館最新收納八件有關東瀛的藏品,其中一枚青銅古鏡、一柄環首大刀,一方梳妝漆盒,疑是來自仁德天皇陵。

宮內廳書陵部,責成文博界組建鑒定小組,準備赴美鑒定這三件物品的真偽。

高野和明召集幾位國內東方藝術研究專家,主要就是商討此事,至於說《秋山圖》贗品分析,不過是捎帶事宜。

剛確定赴美小組人員,就聽到李承帶來一枚“仁德青銅古鏡”的消息,高野和明能不驚詫嗎?

五分鍾過去,依然寂靜無比,沒人開口,高野和明也在撓頭,滿頭白毛卷像極了白鬆獅。

李承很清楚這幫人的壓力——沒人敢輕易開口承認呐!

一旦承認這件青銅鏡是仁德天皇所有,那代表著什麼?

一場關乎東瀛天皇皇族威嚴的地震!

東瀛人盜掘自家天皇墓!萬世一係的神祗,還有何臉麵?

原本,此次前往波士頓,宮內廳已經給過暗示,勿論真假,一律為假!也就是說,打死也不能承認天皇墓被盜!

可現在問題來了!

不僅波士頓美術館有“仁德天皇墓葬品”,連國內都發現這類物品,還被送上門……

蓋子究竟能不能捂住?還有沒有其它物件散落民間?難道真的任由這些珍貴文物四處飄零?難不成以後遇到一件就否定一件?還真把老百姓當成傻子?

這個決定,即便高野和明作為東瀛學術界的泰鬥,他也不幹輕言決斷!

都不說話,不是事啊!高野和明從腦殼上抽下手掌,相互搓搓,眼睛從麵前的一眾同仁身上掃過,最後落在一人身上,“高田桑,你怎麼看?”

高田時雄,東瀛著名的敦煌學家、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敦煌學國際聯絡學會幹事長、靜嘉堂文庫首席文研員。

此人在學術上的造詣,已經超越同儕,欠缺的隻是年齡,也是高野和明非常看好的“後輩”——高田時雄為長澤規矩也(東瀛傳奇級鑒古師,靜嘉堂文庫的前任管理者)的弟子,長澤規矩也比高野和明高出“半輩”。

為何是半輩?

高野和明是羽田亨(東瀛著名的史學家)的親傳弟子,而羽田亨對小十四歲的長澤規矩也有半師之恩,所以,長澤規矩也將高野和明看成“師弟”,但高野和明自己不敢這麼認同。

高田時雄今年隻有五十出頭,摸著滿是胡茬的下巴,表情同樣糾結,猶豫半天,說道:“這件青銅鏡……和使館傳回來的照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那是一件細線式獸紋鏡,這是文字鏡……”

在場幾人都翻翻白眼,這不廢話麼?青銅鏡的名稱要你說?要是連青銅鏡的樣子都認不出來那我們怎麼研究曆史?

高野和明心底歎了口氣,高田時雄的見識夠了,魄力終究差一些。

其實,他發自內心深處的,極度反感宮內廳的做法,可是,胳膊拗不過粗腿啊。

原本,還想著有人提出“異見”,他好趁機組織人馬向宮內廳建議,鬆綁因“天皇麵子”問題而帶來的天皇墓葬品的遺失問題。

可一向以敢說敢衝的高田時雄都退縮了,這讓他不由得失望起來。

難道真的任由這些珍貴文物,流落在外?

一時間,他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隨口問道,“大家都有什麼意見?暢所欲言嘛。”

個個成精,彼此相顧,誰會暢所欲言?難不成沒腦子?

可現場偏偏還真有個“沒腦子”!

“老師,這件青銅器色澤古樸,闊邊風格與彌生時代(東瀛的曆史紀年,大約六百年/公元前後三百年)有所相似;另外,它與靜岡縣登呂遺址(東瀛一處彌生時代的曆史遺址,相傳是徐福登陸東瀛後的居所)出土的青銅器手鐲,在鑄造手法上很相似……”

開口的是土方盛美!

一屋子的人,目光全落在他的身上!

李承一樂,嗬嗬,這帥哥竟然還是個敢說真話的!

其實,土方盛美算是被“逼”的。

他中午還想著找李承較量一番,給對方一個教訓,誰知,下午對方就拿著一枚仁德天皇青銅鏡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