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了眼正在看自己辛苦撰寫的調研報告的李承,諾傑斯的心底有幾分苦澀。
說起來,李承與羅傑斯隻見過兩麵。
一次是安提塔姆紀念勳章,那時,李承在諾傑斯眼中,還隻是個賣散貨的二手商販。第二次見麵,對方已經成為陶瓷工坊的大老板,一手瓷器絕活,驚豔了無數人,包括諾傑斯自己。
第三次見麵……自己是否能成為他的下屬,還需要他來判定……
人生真是奇妙。
隻是,當自己成為配角時,感覺那麼的酸澀。
李承的翻閱速度很快,這篇報告洋洋灑灑十幾頁紙,他隻是挑選一些關鍵性數據,還有結論性的問題或者答案上逗留幾眼。
對諾傑斯,他雖然不是很熟,可對方畢竟是西蒙的同學,又與馬文濤交情不錯,他還是有所了解的。再通過這篇邏輯嚴謹的市調報告……李承其實對任命諾傑斯成為銷售公司總經理一事,已經持讚同態度。
隻是,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的。
幾分鍾後,李承將市調報告放在麵前的桌上,眉頭微皺,“你認為……銷售公司現階段最大的任務是收回代理權限?”
這是這篇調研報告中,提到的最大問題。
“是的!”諾傑斯攤攤手,“我走訪西部三十六家直營店和代理商鋪,最明顯的感受就是,代理店鋪中的專櫃模式,不足以體現陶瓷工坊產品的價值!”
“換句話說,代理商們除了銷售之外,對我們的產品、品牌,並沒有多少溢價作用。事實上,他們已經嚴重拉低我們的品牌形象。”
李承揉揉眉心。
從理智上,李承是認可諾傑斯的觀點的。
這些代理商畢竟隻是銷售,他們不可能投入過多的資金進行店麵改造,也不可能像直營店那樣關注銷售人員的培訓,更不可能指望他們對品牌形象進行維護。
可是,兩年前,正是這幫經銷商、代理商,幫助印第安陶藝工坊打開局麵,現在發展好了,將他們一腳踢開?
“你準備如何處理經銷商鬧事或者說反目成仇,造謠中傷我們?不要說這個問題不會出現。”李承問出一個更尖銳的問題。
諾傑斯笑了,“我的建議是,今年十二月份召開經銷商大會,提出統一的加盟店建設標準。取消所有的專櫃模式,改為加盟店,必須是單獨的店麵,銷售我們的產品。”
“對於準備和我們一起投資,開設加盟店的經銷商,可以給與適當補助。這樣一來,相信大多數經銷商會選擇和我們共進退。”
他揚揚手,然後斬下,“對於那些不願意開加盟店的,隻能舍棄。他們會帶來暫時的麻煩,但對於陶藝工坊的長遠發展來說,這點陣痛,必須要承受。”
陶藝工坊現在的銷售模式,是直營店(八家)+加盟店(十七家)+專櫃經銷(四十六家),管理起來確實有點麻煩。如果真的如同諾傑斯設想的那樣,未來隻有直營店+加盟店,那管理效率能提高不少。
李承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很快就認可這一方案。
至於說拿走代理權限是否會影響銷售?
嗬嗬,印第安陶藝工坊,並非流水線產品,每個月的出貨量隻有兩千件套左右,還真不擔心賣不出貨,這點,李承還是有自信的。
“走吧,我們去開會,正式將你介紹給大家。”李承看看手表,快到十點,起身對諾傑斯招招手,又將桌上的調研報告拿起,“這份文件,我會再看看。”
諾傑斯心底暗喜,連忙整理一下西服,搶先一步幫李承開門。
……
李承在陶藝工坊待了一天,將手頭積壓的文件處理掉。
陶藝工坊銷售公司,今天拉起框架。
諾傑斯任總經理,勞瑞克萊爾擔任常務副總,哈莉貝瑞則任職直營店部門經理。至於加盟部的主管,留給諾傑斯自己任用——不可能剝奪他所有權力,更何況他還要在加盟體係內表現呢。
銷售公司的財務主管、人事主管等職務,暫且由工坊這邊監管,等馬文濤回來後再另行招聘,李承可不想越俎代庖。
銷售公司的正式豎旗立杆,會放在十二月份的經銷商大會上。
至於諾傑斯想要將銷售公司安置在丹佛的建議,李承原則上同意——拉瑪小鎮確實太偏,丹佛怎麼說也算是北羨洲十大城市之一。
其實李承更看好洛城,隻是那邊的辦公成本太高,陶瓷工坊的體量還是偏小,同時距離有些遠,不利於管理。
下午又抽時間與工坊的老員工進行一一談話。
像勞瑞克萊爾,李承購買工坊時,她就是店長兼銷售經理,對李承也很支持。
她做人際關係沒問題,可開拓性的眼光還是差了點,可畢竟是“老人”,這次沒能拿到銷售公司總經理,李承還是適當做些安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