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人相比,黃學仁非常低調,甚至神秘。
這可能與他所從事的職業有關——很少有人喜歡一位私運販子和造假狂,除了他的顧客因此,他一般隻出席自己熟悉的客戶所舉行的聚會。
李承並不認識對方,但他直覺,眼前這位眯眯眼的花斑禿,就是黃銅王。
黃學仁來港,想必又有生意吧,不知道是進貨還是出貨。
李承與黃學仁沒有交集也沒有恩怨,但黃不僅私販古董,還製假販假,他就得要探探對方的底,免得日後遇上措手不及。
李承的猜測完全正確,這位正是黃學仁!此行江城,要談一筆大買賣!
北羨華裔人口在四百五十萬上下,頂級圈層其實很小的。
李承聽說過黃學仁,黃學仁同樣也知道李承的姓名——隨著舟國陶藝工坊的強勢崛起,李承和馬文濤的名字在絲國人圈中,聲名鵲起。
隻是,他也不知道李承長啥樣。
如果放在其他場合,興許,他已經猜到李承的身份。可是這裏是回港的飛機,李承剛才又有意無意的迷惑了他一下——強調自己是鶴立大學學生,再加上李承長相很年輕,說話的語氣很“崇拜”,又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所以,從一開始,黃學仁潛意識認為,眼前的年輕人,是北方某一家族的弟子,在鶴立大學讀書,趁著放暑假機會去北羨遊玩。
有心算無心,黃學仁不知不覺就入套了。
要試試黃學仁的深淺,必須有例證才行,李承手中還真有合適的,隻是在飛機上沒法看,不過,他很快想到辦法。
“黃師傅,您是收藏圈行家,我家有件老銅菩薩,您能幫我看一眼麼?”
“老銅菩薩?你出門還帶它?”黃學仁將信將疑的看看他。
“不是……是家人拍的照片,原本想要拿到摩羅街找人問問值不值錢,如果值點錢,那就找機會賣了。如果不值錢,那就不用費心。”
李承嘻嘻笑著,起身,從行李箱中掏出挎包,翻呀翻,還真的翻出一張彩色照片——李承從付老那買來瀝金紫銅佛陀像後拍攝的留檔照片。
“還真帶了照片?不過,我也不一定看得準哦。”黃學仁笑著伸手接過照片,口中照例謙虛一二,當他的眼神掃過照片時,明顯眼光凝了凝,沉吟了片刻。
黃學仁善作青銅器,怎能不認識照片中的瀝金紫銅佛陀像?
他已經在琢磨,這件東西怎麼弄到手?
聽這年輕人的口氣,似乎家中想要將這尊銅佛給賣掉,這不是送上門的機會麼?
隻是,怎麼買?既要維持自己高人形象,又要賺到足夠的利潤,這需要考慮。
很快,他有了主意。
似模似樣的看看照片,手指在照片上彈了一下,笑著還給李承。
“怎麼樣?東西還行吧?”李承接過照片,地問道。
“東西還成,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是蒙元時期的造像。隻是……”黃學仁似乎在思考怎麼說。
黃學仁的眼力確實不弱,很快從佛造像的風格上判斷出是元時期——隻有眼力夠好,才能在作偽時少漏洞!這是一名作偽高手,必點的技能。
“隻是什麼?”李承的語氣略顯“緊張”。
“隻是,這是佛教的造像。你是鶴立大學學生,應該很清楚,佛像才是真正精品,你家中的這件,屬於民作,算不得精品,市場價值要低一些……”
這番話,他說得理直氣壯,理由充分,例證明顯……
李承愣了愣,心底嗬嗬一笑,很快猜到對方的意圖——他想要買這件佛造像。
“民間的啊……”李承的語氣,似乎有些失望,不過很快他又調整過來,不以為意的將照片放在小桌板上,“不值錢那就不賣了,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