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燈光無影(1 / 2)

“謔!這安達維還真是大手筆啊。”朋濟明讚歎道。

李承卻倏然一驚,這安達維不僅是黑市梟雄,在經營之道上也精明無比!

你當他真虧麼?

三十九件貨品,除去那六件青銅器,李承都看過一遍,在他看來,價值最高者就在自己選擇的三件之中,也不過七八十萬夕元左右,距離“價值連城”還差得很遠,不過,確實非常“稀少”與“罕見”!

當然,這是他自己的看法,別人是否怎麼看,那就不好說。

現在,安達維用六七十萬的“免費噱頭”,調動全場人員的積極性。來參加黑市小拍的超過一百人,這些都算業內精英,心底自然不服氣那枚價值最高的寶貝被別人奪走。不為那幾十萬夕元,更為那獨占鼇頭的榮耀!

那麼,隻有一條路可選——就自己看好的物品,拚命出價吧!

個人的水平,參差不齊,能看透那六件青銅古器有毛病的人,全場未必會超過五人!那麼,這六件贗品青銅古器,一定會成為最被關注的對象——如果是真品,這六件確實定是現場最高價值的有力候選。

嗬嗬,一句話,讓自己的六件青銅贗品器,賣出驚人天價,他的那幾十萬夕元,不久輕輕鬆鬆回來了麼?

另外,又因為這噱頭,其它陶瓷、古籍與字畫等有能力承擔“鼇頭”角色的物品,今晚的成交價肯定也不會低!

這又是一筆利潤。

所以說,安達維這招,絕了!真正的名利雙收!

安瑟拿著畫筒,嘚撥嘚撥說了一通,重複一遍今晚的安排。

七點到七點半,是最後巡視及投標時間;七點半準時截標;七點半到八點半由組織方統計標書並進行公示,競標者可自由活動;八點半開標,隨即辦理交易,支票、銀行轉賬、現金皆可;九點鍾以後可以離開,也可以留下來參加組織方舉辦的慶功宴,體驗禦州風情。

因為安達維的那番話,李承又將自己已經寫好的投標單取出來,瞅瞅,思忖片刻,很快又將其揉成一團塞進懷中,重新填寫一份。

朋濟明就坐在他身邊,瞅著他重新擬定的標書,看著看著,不由自主的,瞪大驚駭的雙眼。

新擬定的第一份,就是鹹豐官窯大運琢器,攔標價兩萬夕元,李承重新上調價位,基本上接近清朝中晚期官窯瓷器的市場價,四萬八千夕元。

這沒什麼可驚訝的。

第二份表單,從標號來看,應該是那件灰撲撲的銅鏡。

李承的新標價為六萬夕元。

這大大出乎朋濟明的預料,心道,難道那枚破銅鏡是什麼寶貝?他是典型的單一品類鑒定師,除了古籍善本,其它的都不是很擅長,不懂很正常。

周邊人不多,李承簡單和他解釋一句,為什麼要給這枚銅鏡這麼高的價格。

這是一枚唐代金銀平脫菱花鳳鏡,貴重的地方,不是唐代的銅鏡,而是這枚唐鏡上的“金銀平脫工藝”!

金銀平脫工藝是盛唐時期製作銅器的高級工藝。

其作法,采用金、銀薄片,裁製成各種紋樣,用膠漆粘貼,然後髹漆數重,後細加研磨,使金銀片紋脫露出。

唐玄宗時曾大量製造平脫器物以賞賜臣僚。

姚汝能《安祿山事跡》、段成式《酉陽雜俎》、樂史《楊太真外傳》和《資治通鑒》等書,都記載唐玄宗、楊貴妃賞賜給安祿山金銀平脫器記錄,包含金銀平脫隔餛飩盤、金平脫寶枕、金平脫裝具玉合,以及銀平脫食台盤等十多件。

不過,安史之亂後,唐肅宗和代宗曾兩次下令,禁止製作平脫之器。

這門工藝從此以後逐漸衰落,至宋代幾乎絕跡。

說來讓人傷心,現存唐代金銀平脫工藝最傑出的作品——唐代金銀平脫琴,收藏在和國,和國國寶級文物,禁止出境展覽!

這一件雖然有些意外,可真正讓朋濟明驚駭的是第三份標單。

李承很認真的在上麵填寫了八十萬夕元的數額,還仔細地數數金額欄的零,顯然並非填錯了!

朋濟明清楚的記得,標號015的貨品,是一枚食指長(約十公分高)的青田石印章,看起來很溫潤。剛才看到第一眼時,朋濟明還想著如果不貴,自己也投一標。

可是看了眼攔標價,八千夕元,讓他有些小糾結。

那枚“青田石”雖好,可八千夕元的價格,已經可以從國內進一枚昌化雞血石或者凍地壽山石印章坯,後來又見李承與黃家瑞同時標這件物品,他索性熄了這份心思。

現在,李承竟然為這枚“青田石”印章,開價八十萬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