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上杉謙信(1 / 2)

這十分鍾,李承的腦袋,翻閱記憶的速度飛快。遍尋國內文人不得後,他立即想到延伸倒周邊國家。

這就是李承與饒老的不同,他的想法更天馬行空。

擁有印章文化的地區實際上很少。

所以,他將主要精力,留在和國、高利兩國的著名曆史人物上。

這枚虎鈕印章的曆史,大概三四百年,此時的和國。

這枚印章看似絲國,其實對絲國文化的理解,偏差很大。

所以,李承很快排除高利——李氏王朝與絲國明朝交往密切,他們國內無論是士林派還是勳貴派,對絲國文化了解還是很深的,不會刻製這等“離經叛道”的印章。

而和國,當時正處於殺伐猛烈的戰國時期,如果說某位沒啥文化的人,刻製這麼一枚“四神獸”印章,可能性還是極大的。

現在,嫌疑最大的,就隻有和國。

會是和國哪位名人的呢?李承相信,施老雖然“以刁難人為趣”,可他還是有底線的,不會弄一枚不知名人物的印章來考別人的——不知名人物也不會有印章。

如此推算,這人極有可能是和國的著名人物。

因為白虎主伐……李承的目標最終鎖在和國人的身上。

這麼一捋,他的思路頓時清晰下來。

很快,他找到一位可能性極高的和國人——上杉謙信!

首先,上杉謙信,越後(國)守護代(守護的代理職)長尾為景的幼子,因為出生那年是虎年,他被取名為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四歲喪母,六歲時改名叫喜平二景虎。

他的姓名中,始終帶有“虎”字,這與印章中的白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其次,1536年(天文五年),在哥哥長尾晴景繼位之後,按照室町時代的慣例——沒有繼承權的幼子常常被送去出家,年僅六歲的虎千代,被送往長尾氏家廟——菩提寺為僧,法號為“不識庵謙信”。

他法號中的不識庵,與印章刻名相同。

他在和國割據曆史上,屬於四神獸“白虎”相,與白虎印章,同樣關係匪淺。

一綜合,李承心中已有答案。

隻是,他對這枚印章,很感興趣,這會在琢磨著怎麼從施老手中買下它——過兩天,有一位和國客人來江城,這枚印章屆時會發揮大作用。

見李承許久不說話,饒老越發得意——一件物品,難倒泰鬥老師,又難倒天才弟子,能不高興麼?

“怎麼樣?小子,鑒定出來了麼?”施老的語氣中,說不出的開心啊。

李承醒轉過來,大拇指搓著這枚象牙印章,很是不舍,似乎沒注意到施老的得意,笑著問道,“施老,您的這枚印章,轉讓給晚輩吧。”

“喲,準備買回去好好研究?可是老夫……不賣!”老頭子撫須大笑。

“您老作為國學宿老,收藏一枚和國人的印章,算怎麼一回事?”

李承幽幽的一句話,不諦於驚雷,直接將老爺子的大笑截斷,如同被卡住脖子的鵝。老爺子瞪大雙眼,手指不知不覺中拽斷幾根他一直引以為豪的長須,“你……你鑒定出來了?”

“老爺子,上杉謙信的東西,真的不適合您收藏!改天我給一定給您淘一枚文宗級別的賞章,才能配您的身份!”

李承這句話,徹底擊破施老的希望,他手指連點,“你……你……還真特喵的怪胎!這也能鑒定出來?”

這枚印章,是他十年前去和國交流時無意中得到的。十年來,他拿出來考驗過不下於一百位新老朋友,其中就不乏饒固庵、趙樸初、沙孟海、元白等西泠印社的名家、國學大師,無一人能準確說出。

別人追問他傲嬌就是不說——這都已經成為他日常交友的一大樂趣。

熟料,今天竟然被這臭小子一語道破!老爺子驚得差點一口氣沒緩過來!

李承哪知道他心中的震驚,依舊想著拿下這枚印章。

前兩天和高田時雄通過電話,他準備這周末來江城,將雍正三友盆的事情了結。

高田想要收藏這套三友盆,李承考慮很久之後,沒得辦法,隻有同意他用其它絲國古董,置換屬於自己的那一半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