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劈紙揭畫(1 / 2)

安德海走在李承身邊,並不怎麼開口說話,以免影響對方的鑒定判斷。他確實存著好好探探這位名家弟子深淺的想法,所以觀察的很仔細。

李承的表現讓他很驚訝,完全不像一個年輕人。

那天在禦州,雖感李承年輕有才氣,表現神奇,但又因當天涉事雙方並未披露具體經過,安德海還不是非常了解,今日刻意留在他身邊,果然不同凡響。

手很穩當,鑒定超快,觀點精準,知識麵廣。

這是李承給他留下的印象,妥妥的一位“老掌眼”水平,如果再加上他製瓷的水平,又有名師指導,這年輕人未來不可限量!

這讓安德海越發生出與其交好的心思。

其實,李承並沒有他看到的那麼輕鬆,至少吉金區域的最後一件蟬紋俎,他就是第一次見這種形製的青銅器。

隻不過,因為有現成的鑒定解說詞存在,他可以結合原有鑒定結果,再回朔商代青銅器的具體特征,進行二次鑒定——這也算“濫竽充數”吧。當然,這種物件如果在市場上見到,他也能夠準確鑒定,但肯定做不到鑒定解說詞上那樣專業和詳盡。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句成語耳熟能詳,其中的俎是切肉的砧板,同時,俎在古代也作為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這件青銅俎,高188厘米,重四千克,形狀很像現在的四腳平板矮凳,又像一隻放大的方形枕頭。其主要用於分割祭祀時的肉類,偶爾也會用於盛放供奉的肉類。

台麵邊緣飾有一圈蟬紋,兩端有夔龍紋,兩足外側有饕餮紋,製作工藝非常精美,風格肅穆莊嚴。看得李承都心癢不已,隻不過這種東西李承不打算購置——價格肯定不便宜。

等李承走入丹青雅集區域時,迎麵撞上方簡,他剛好在李承途徑的路上鑒定一幅書法。

這是一幅立軸,水墨紙本,行書,行筆轉折剛勁有力,體勢方整,書風雄健奔放,似乎攜勢滾滾,撲麵而來。

好字!

饒老是書法大家,和師傅相處久了,李承對翰墨的認知,要比其他藏品更深刻。

剛才過轉角,看到這幅豎軸的第一眼,頓覺濁浪排空,一股排山倒海的氣勢壓過來。

等他凝神,準備看整體時,又有些隱隱的別扭,忍不住輕“咦”一聲,撓撓頭,不解,為什麼如此威猛的整體氣勢中,會有一團團晦澀的墨跡,夾雜其中?

搖搖頭,不解。

他低頭後退了幾步,一直到屏風牆遮住那幅行書立軸,然後再邁步過來,模仿第一次行進的速度,再來一次“第一次邂逅”。

遺憾的是,這一次再也找不到剛才那種感覺!

這特喵的怎麼回事?

不甘心,李承一人來來回回試了幾次,依舊沒有找到那種洶湧的氣勢,還有墨團夾雜其間的晦澀感覺。

“嗨,威爾斯,你這是?”他的行為已經嚴重幹擾方簡的鑒定,方簡已經投過來幾次不滿意的目光,安德海不得不出言打斷他。

李承揉揉眉心,朝方簡頷首並報以歉意的微笑。

方簡確實挺不高興,可對方既然已經致歉,也不好再說什麼,又見剛才李承奇怪的動作,似乎有所發現,他淡淡的笑著說道,“這幅書法作品,威爾斯先生是不是有所發現?說出來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李承剛好也有疑問,需要和人探討,便點點頭,“好啊,不過,我得先看看誰的大作。”

一句話讓方簡絕倒!讓安德海傻眼!

你特喵的還不知道誰的作品,就在那來來回回倒騰“台步”,是不是很過分?

方簡是一名偏傳統的景國人,原本就有些瞧不上年輕的李承,這會又聽他這麼說,壓下去的怒火騰的上來。他冷笑一聲,往後退一步,將主鑒的位置讓出來,伸手示意,“那……威爾斯先生,你來?”

說完後覺得鬱氣未曾抒發,忍不住又冒出一句,“這是石齋先生的大作,威爾斯先生,需要我幫你解釋這些行書的意思吧?”

我去?這家夥這麼小氣麼?不就是打攪他鑒定可我道歉了啊?

你什麼意思?行書認不全我還玩什麼鑒定?你一景國佬在我麵前充什麼大尾巴狼?

原本還想謙讓一下的李承,回懟他一眼,似笑非笑道,“多謝方簡先生關心,我是絲國人,從五歲開始學書法!”

安德海汗都下來了,手撫額頭心中哀歎,又來了!

今天已經是第三場複鑒,前兩場都鬧出過“顧問之間的自相殘殺事件”。這幫子鑒定師各個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那種,自傲的很,彼此意見不統一時,吵架就成為常態。

他從一開始就為如何安排李承,費盡心機(畢竟太年輕,又是玩夕羨藝術品),最終選擇方簡和沃爾特,這兩人相對圓滑,並在剛才提前會麵時還暗示了兩句。

沒想到,還是沒逃掉“吵架”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