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碼頭倉庫(1 / 2)

接到趙帆意料之中的電話時,李承正在洛麗珊家做客,匆匆聊了兩句,約好見麵時間後便掛斷,對坐在麵前的保羅·福格斯歉意的笑笑,“很抱歉,一位比較重要的朋友。”

保羅無所謂的聳聳肩,“每天都有意外發生,更何況隻是一個電話,沒什麼可抱歉的。”

今天,李承拜訪洛麗珊,是為送支票的。他不喜歡欠賬,四叔家那邊最後一筆資金到賬,他便籌謀著趕緊將油尖旺店鋪的後續款項給了結。

當然,也許他受了一點羅根的影響,想再見見“齊萱麗”。

洛麗珊的丈夫在家,李承意外的發現,這位保羅,挺有意思的。也不知是真是假,開口反種族歧視,閉口平均主義好,竟然是一位極左主義者。

他曾經兩次去過絲國,對絲國那是大加讚賞。為了增加說服力,他還搬出厚厚的一本相冊,裏麵確實有不少他在長城紫禁城等地的照片。

“那你為什麼要考慮離開俠州?”李承笑著問道。

保羅比劃個手勢,“並非為俠州未來不確定性而擔憂,事實上恰恰相反,我更看好未來俠州的橋梁作用。之所以離開,更多的是因為從事這麼多年貿易,我現在更加意識到實體企業的重要性。”

似乎擔心李承不明白,他又補充一句,“這次回溫哥華,其實是產業轉型,我和其他合夥人投資一座從勘探結果看來還不錯的錫礦。”

他解釋的如此認真,讓李承有些不好意思,忙擺擺手,“隻是隨口一問,沒有其他意思。”

洛麗珊端著三杯現磨咖啡來到草坪這邊,一人一杯。

“嗨,親愛的,咖啡聞起來非常香醇。”保羅與妻子貼麵,親昵的誇獎道。洛麗珊則報之以微笑,然後在保羅身邊坐下,一副幸福女人的樣子。

看著倆人的親密模樣,李承的眼光閃閃,目光很快挪開。

保羅夫婦還以為他麵嫩,洛麗珊更是輕捶丈夫一下後,扭頭主動和李承說話,“前天路過店時,我進去看了一眼,李先生,不得不說,你的店鋪裝修的很有特色。”

“謝謝誇獎。”李承端起咖啡聞了聞,讚道,“夫人衝泡的咖啡,確實很美味。”

“聽夫人聊起過,威爾斯先生經營夕羨二手藝術品?”保羅·福格斯對這一行不是很了解,問道,“在俠州,這一行不太好做吧。”

“確實不太容易。”李承附和的點點頭,“不過我經營的以家庭裝飾品居多,比那些純正的夕羨藝術品譬如高端油畫水彩雕塑之類的,要稍微好一些。”

李承準備再聊兩句,品完這杯咖啡後就離開,此行,也算了結一個心願。

保羅似乎想起什麼,探身問道,“威爾斯,在北羨,每一家二手店的身後,都有十多支倉儲拍賣隊伍供貨。你的業務模式應該學自北羨,那麼,你們的服務範圍包括倉儲清理麼?”

洛麗珊不滿的碰碰丈夫,“保羅,你的建議不合時宜。”

保羅攤攤手,向妻子解釋,“倉儲拍賣和二手店,在北羨一直是相互依賴的存在……”

李承明白他的意思,也懂洛麗珊的想法,笑著抬手打斷夫妻兩人的小爭執,“保羅先生,你是不是有什麼好的建議?”

“你清楚江城公會的公眾碼頭改造計劃嗎?”保羅問道。

李承茫然的搖搖頭,他又怎麼會關心這些事?

“我做礦產貿易,在上環公眾裝卸區有自己的倉庫,所以知道一些。”保羅向李承解釋,什麼是俠州公眾碼頭改造計劃。

隨著齊雲洲經濟發展,俠州江城口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來自外埠的貨運船隻,以及來自珠江口內河的載貨船隻,大量增加,俠州原本貨櫃碼頭吞吐量不足的缺點越來越明顯。

又由於俠州各大碼頭建設的時間太早,當時根本沒有考慮過“碼頭用地不足”以及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抗議碼頭船隻擾民的事件越來越多。

基於此,從八十年代後期,江城公會就開始實施俠州貨櫃碼頭改造計劃。

最早一期改造的為“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於1990年停運老油麻地碼頭,搬遷到新油麻地避風塘附近。

二期改造計劃涉及兩大碼頭,為“江城上環公眾貨物裝卸區”,預計1998年1月份關停,另一為“荃灣公眾貨物裝卸區”,預計1998年年底關停。

碼頭關停,勢必涉及到碼頭倉庫的停運。

別看時間還有一年多,事實上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清倉——清理兩座碼頭倉庫中的貨品。

聽到這,李承立即意識到保羅想要說什麼——這兩大碼頭上,依舊有著眾多的倉庫需要處理,這裏麵必然有大量疏漏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