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大樓是一座四層的古堡式建築。
外表用米黃色泰山磚鑲嵌,大門兩側鑲嵌有花崗石雕塑《古代耕戰圖》。
這時節,大家都奔著發家致富去,沒什麼人逛博物館,大廳冷冷清清的,偶有幾個展廳工作人員過來和楊館長問聲好。
至於說博物館創收……咳咳,都是靠財政撥款,還有博物館後麵的文物總店支撐。反正深城有錢,地價很貴。
對於沒人參觀,楊館習以為常,自如的給兩位李家子介紹著博物館的結構與曆史。
四層的回廊式建築,中央大廳是挑空的,而博物館的內部設計,據說采用了當年全國最先進的設備。以中央大廳為中心,螺旋式分布了四層三十二個展廳。
中間是三部觀光電梯,正常的參觀線路是坐電梯到達四樓後,由上向下,一層層參觀,四麵的每一個展廳都比下一個展廳要高出幾個台階,很有秩序感,不需要走回頭路。
展廳為全封閉形式,當年便采用了中央空調和閉路電視監控,地毯阻燃,保安和消防措施都是一流的,設備大部分從俠州運過來,在當年,的確是開國內博物館設施現代化先河。
說是當年,其實老館不老,正式開館日為八年前(不算前身)。
李承回頭看了眼楊館。
意思,懂!楊館笑容有點尬,解釋道,“木作館已經提上議事日程,隻是……稍稍出了點變化。原本我們準備單辟一個家具展廳,可上次從你那運回來的家具,有點多,兩個廳不夠,三個廳又顯得重複率高,所以想要籌建一個大廳……報告打上去,市府的意思是等等,準備在福田市民中心,劃一塊地皮,籌建一座新博物館。”
我去!李承翻翻白眼,真特喵有錢!
博物館要廳,市府主動給建館!一座現代化博物館,怎麼也要幾十個億!
李承手肘碰碰李加傑,他反應挺快,眯眯眼對李承笑笑,隱隱的點頭。
這是一條非常不錯的商業信息——現代化博物館的承建,可以說是一筆既留名又有利的建築業務,四叔家有自己的建築公司,擅長幹這個。
這條消息暫時沒有外泄,四叔家能及早公關,拿下項目的可能性要高許多。
沒想到,還有這收獲!
李承並不知道,正因為他的這批家具,將深博新館建設籌備,提早兩年時間。
楊館也不知是故意透露,還是根本對商業信息保密性不敏感,似乎根本沒注意到李承與李加傑之間的眼神交流,還在說,“從你那勻過來的碑帖、瓷器、書畫作品等專項展品,都已經展存。”
“加建新館,我們的展品還是不足,得提早準備。”楊館帶著笑容,哀歎。
這是幸福的煩惱?李承很想懟這位老先生一句,忍了!
這話不能搭——楊館這句話,帶有強烈的募捐意味。
李承可以不搭話,可李加傑不能不表態。他現在負責四叔家國內業務,剛還想著拿到新館建設的業務呢——楊館雖然不是決策人,但他肯定會參與,有建議權的。
傑哥推推眼鏡,開口說道,“楊老您看得太長遠,深博新建是件大事,肯定需要至少三到五年的周期,這時間,還是足以籌備新的藏品。您老不用擔心。”
“另外,今年的樓江城企業家春茗,我會試著提議,讓與會企業家多關注一下新館籌備工作。具體成效怎樣,我不敢保證,但應該會有些效果的。”
不愧是四叔的長子,這話說得漂亮,李承背著手,豎起大拇指。
傑哥完全領會到楊館話語的勸捐意圖,既沒有公開承諾說我李家捐多少,更沒有排斥這種勸捐行為,而是亮出自己的能掌控的優勢,將您老擔心的話題,亮到一個更大平台——別看李加傑年輕,可是樓江城企業家聯合會的理事之一。
無形中秀了一把肌肉——由他出麵,要比深博出麵,更有效。
有傑哥在前,李承隨即笑著幫襯著說道,“對啊楊伯,還有好幾年時間呢。您放心,我會留心的,遇到有價值的古董文物,一定會給深博留著,就像上一次合作一樣。”
捐贈的口子,李承是不會對深博輕易鬆口的——你捐給深博,那比它等級和規模更高一些的羊博和樓博呢?要不要捐?其他省份的博物館呢?要不要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