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成化青花(1 / 2)

深城是古董文物流向俠州的重災區,而深城羅湖區更是重中之重,一條淺淺的深城河根本擋不住那些利欲熏心的偷運者。

黃貝嶺村到新秀村之間,是深城最大的古玩集散地。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很簡單,地理優勢。

新秀村是1985年深城市府辟出的“商業地產試點村”,國內最早的一批商品房。

新秀村與俠州隻隔著一條窄窄的深城河,兩邊的房價差十倍,俠州人不傻,頓時蜂擁而來,在新秀村大量置產。

有俠州人居住,這一帶的商業自然就繁華。

黃貝嶺村則是有著六百五十年曆史的老村落,當時還是遠算遠郊,房租便宜,許多古董古玩商販,在黃貝嶺村租房,在新秀村前麵擺攤,將搜羅來的古董出售給江城人。

於是,這片地帶,逐漸成為深城最大的古董古玩集散地。

進入新世紀後,這一帶將會新建起好幾座古玩城,市府意欲通過這種方式正規化深城古玩市場,然而……作用有,但對抑製古董古玩偷運,效果不大。

與天門不同,九十年代的深城古玩市場,很散,主要分布在新秀路南北向幾條街道上,主要以墟市和周末市形式存在,古董店鋪並不多。

三入組公司打算在深城開設國內第一家夕羨藝術品店,李承自然要來這一帶看看行市。

早晨四點,天剛麻麻亮,李承帶著吳偉周典三人,驅車來到秀一街,這裏是深城墟市的主場地。當然,秀一街很短,容不下太多人,也有攤販在相鄰的其他幾條街道上設攤。

車停在街頭十字路口,李承瞥了眼吳偉和周典兩人正在往腋下塞東西,沒過問。

三人剛轉過街角沒幾步,就有兩人竄過來,其中一人露露懷中衣服包裹中的一隻青白瓷瓶,另一人抄著憋足的樓語問道,“先生看貨嗎?包好包老,老宣德青花……”

李承再想發財也不會和這種打遊擊的交易,沒理會他,徑直從倆人身邊走過。

那兩人不死心,那位說話的還想上來拽他的衣服,被周典橫插一腳,擠了出去。

“恁哥幹什麼!不買就不買,撞疼額了。”

那兩人叨叨的想要找周典麻煩,被周典和吳偉瞪了一眼,聲音逐漸低下去,甩甩手臂,瞅了李承一眼,恨恨退走,邊走邊罵,“不買算逑!”

蒙蒙夜色中,原本還有其他遊擊隊想要上來,見狀都停下腳步。不過,當李承三人路過時,仍舊不死心的問道。

“老字畫,唐寅的美人圖,要麼?”

“包老,明黃花梨官帽椅一對,在我住的地,要去看看麼?”

“家有急用,傅青主的《孤鶩圖》,隻要一萬!祖傳的,包老保真!”

“乾隆禦印三聯章,和田黃玉,清宮的老貨。靚仔,看一看嘛,又不要你一定買!”

……

謔,李承算是對九十年代深城古董市場的瘋狂有了初步印象,就跟二十年後出火車站那幫黑車司機一個德行!

這些人手中也許有好貨,但釣魚的居多,貨品來曆大多不正,盜竊的、搶劫的、倒土的什麼來路都有,很容易惹上官司,而且很不安全。至於那些墟市出攤的,同樣有許多貨來路不正,但畢竟是攤位,沒那麼囂張,安全有保障。

與雲州天光墟完全不一樣,雲州天光墟人非常多,可秀一街這邊,似乎沒幾位買家。

李承最開始還以為時間沒到,可五分鍾後,他意識到問題在哪兒。

深城墟市拉客現象太嚴重,即便是到了正街,你蹲下看貨時旁邊也有人盯著你,隻要你起身,他就會上前問要不要看貨?

太特喵的煩人!

連李承自詡好脾氣,也想踹那幾個跟屁蟲兩腳——有好幾人跟著,你敢露財?

惹得李承前幾個攤位都沒心思看,其中第二個攤位上有一件張瑞圖的小集(書法小冊頁),李承看真,因為身後有人盯著,沒法還價,不得不放棄。

這幅小集一共六張十二頁,經折裝,上下硬紙板蒙麵托底,高十四公分,拉直長約八十公分,行楷,內容為《前赤壁賦》。

款識為“張長公瑞圖”,朱文印簽一枚“文學侍從臣”;白文印簽一枚“張長公”。

張瑞圖是萬裏三十五年的探花,雖然《明史》記載他“名列閹黨”,名聲不是很好,但其楷、行、草書皆妙,筆法峭峻縱放,結體拙野狂怪,布局起伏跌宕,錯落有致。在絲國書壇上與邢侗、米萬鍾、董其昌並稱“晚明四家”。

李承心思還在張瑞圖的冊頁上,可身後的幾名吊死鬼還在跟著,實在煩人。難怪雲州的墟市人如潮水,而深城的墟市門可羅雀,全被這幫人給攪和了。

“有辦法處理麼?”李承看看身邊的吳偉,指指身後的“吊死鬼”。

“隻能……稍後我和周典幫您隔開一些。”吳偉也沒轍,搖搖頭。這種人肯定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揍他一頓容易,可揍完呢?說不定湧過來一幫,那時更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