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雜事二三(1 / 2)

“你又遇見北陵義光大匠的佳作?”富田雅孝的聲音很驚訝。

“很僥幸,我遇到一套北陵山人款號的金物作。想要和您請教,這位北陵山人,是否就是千家十職中金物師六代目,中川吉右衛門(賴方)的外門弟子北陵義光?”

“請問是茶道金物作麼?如果是茶道金物作,您就不用介紹。如果不是,還請李桑能盡可能詳細的介紹遇見的物品麼?”富田雅孝並沒有直接回答李承的問題,而是詢問起物件的款式與印記。

電話聲音不是很清晰,李承說得很慢。

沉靜幾秒後,傳來富田的聲音,“李桑遇見真是好運,我粗略判斷,這些應該是北陵義光大匠的手作。”

結論沒什麼意外。

李承對他剛才提到的“茶道金屬器就不用提”這話不解,馬上追問,“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這裏有什麼典故?富田,沒有什麼忌諱吧。”

電話那邊沉默兩秒後,嗬嗬笑道,“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隻是為尊者諱,大家不願提及而已,倒也沒什麼忌諱。”

富田雅孝笑著解說,“北陵義光大匠,早年是賴方大師招收的一名火工(冶煉金屬器的工人),在賴方大師未曾許可的情況下,學得賴方家族的金物作之道……”

原來是偷師啊,這確實挺招恨的,難怪不允許製作茶道金物作。

正當李承以為找到答案時,富田的話語繼續傳來,“賴方大師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將北陵義光大匠收為弟子,可是又出現了一點小變故。”

額?還有變故?李承沒有出聲詢問,隻聽電話中陸續傳來富田的聲音,“賴方大師的兒女賴方杏子,原定是嫁給中村家的喜三郎大師(千家十職中塗師漆藝),可在與北陵義光大匠接觸的過程中,兩人產生不合適的情感。”

喔噢,不僅偷藝,還偷了師妹。

“中川吉右衛門大師為平息中村家的怒火,最終做出將北陵義光驅逐山門的決定,並沒收北陵大匠製作茶道金物作的權力。”

“故此,北陵大匠終其一生,未在打製一件茶道金物作。”

又長見識了,李承知道北陵義光,但還真不知道這些隱秘,而這種真實的隱秘故事,往往能在鑒定中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富田雅孝剛才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是不是茶道金物作”,如果李承回答是,那一準就是贗品。

富田爽朗的聲音再次傳來,“李桑現在應該在絲國,這麼說這套金物作是您在絲國遇見的?請恕我冒昧,在未曾見到具體資料前,不能為它估值,暫時也拿不出來交換方案……”

他直接認定李承打這個電話,並非請教,而是為雙方的交易。

這麼說也沒錯,可李承還有其他意圖,“富田桑,我有點事想要請您幫忙。當然,如果您感覺為難,也不影響我們雙方的後續合作。”

紅葉陶瓷在和國,欠缺的是真正盟友,而不是西蒙原先接觸的那些利益合作者。

西蒙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智慧,而在於他的心機過重,交朋友始終隔著一層,致使他真正的朋友,並不多且不在和國。

李承的心機同樣很重,但在“舍得”一道上要比西蒙認識更深,和他交易過的對象,並不認為那是坑,即便是被“坑”最厲害的土方成傾也不會,這讓李承在和國口碑不算差。

富田雅孝並不是最傳統的古董從業者,而是企業收藏家,他對和國古董行封閉現象的認知,與古董從業者並不相同,或者說沒他們那麼保守。

正是基於這一點,李承想要從他那裏找到切入口。

“李桑說說看,能幫忙我一定盡力。”富田那邊的回答,也留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