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吳老牽線(1 / 2)

吳老住在東湖別苑。

吳老爺子安排在家待客,李承自然不會帶貴重東西,隻用塑料袋拎著一些時令水果,兩盒精裝巧克力,另一隻手拿著今天早晨買來的徐燕孫《八仙過海》手稿——既是名家手筆,在外人眼中,它隻是連環畫而已,不值幾個錢。

來吳老這裏,並不僅僅隻是為了表示感謝,其實還有報備的含義。

這次李承回國,走的地方比較多,所要從事的活動也比較雜,為了不被“誤會”其他什麼用意,最好找個組織,提前告知一下自己的行程以作備案,吳老顯然是最合適的報備人選。

循著小區安保的指引,李承來到一棟較為老舊的聯排別墅,吳老帶著一個十歲出頭的女孩,站在院內迎接。

“吳老,您太客氣了。”李承連忙緊走兩步,一進院子就遠遠伸手。

“你來啦,我剛好帶孫女出來透透氣。”老爺子笑著伸手與李承握握,又回手拍拍女孩的肩膀,“阿楊,叫叔叔。”

吳老兩兒兩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別居他處。

李承最清楚的是他大女兒吳曉雲,早些年還在俠州做過導演,1982年為新藝城拍過一部電影《彩雲曲》,票房三百萬夕元,還不錯吧。後因為老爺子的職位越來越高,顧忌影響,不得不放棄影視事業,現在和丈夫一起經營一家中樓商貿公司。

眼前的吳楊,是吳老的大孫女,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教很好,甜甜的喊了聲叔叔。

“哇,阿楊真靚!得虧我帶禮物了!”李承笑嗬嗬的從手提袋中掏出巧克力,整盒塞給她,略帶誇張的讚道。

“來就來吧,帶什麼禮物。”老爺子嗔怪一句,抬手示意李承跟著自己進門,又笑著說道,“今天阿楊的奶奶不在家,咱爺們自己過。”

進門後,保姆阿姨遞過來一雙拖鞋,順手將李承手中的禮物接過去。李承手中的字畫,卻不好交給她。

看了眼吳老,沒敢直接說送,笑著道,“吳老,這是霜紅樓主徐燕孫的連環畫《八仙過海》的手跡,我今天早晨收到的,覺得挺有意思,您老給過過目?”

“寒水堂的手跡?那我得看看。”吳老笑笑,倒沒有特別古板的一口拒絕,接過這紮紙稿,示意保姆阿姨去準備茶水,又拍拍孫女的腦袋,“去看書吧。”

小丫頭乖巧的抱著巧克力對李承鞠躬,“叔叔再見。”

家教確實不錯……吳楠生作為樓省本土派係勢力大佬前五的存在,後世基本很少聽說他的子女有什麼違法亂紀行為。

吳老的居室為疊墅,上下兩層,中廳挑空,麵積不小,正廳的右側陽台位置,又設一陽廳(曬太陽的小廳),飾有幾盆綠植,很雅致。

吳老將李承引到陽廳,挺自豪的指指四周,“這裏是我後來改建的,平時喜歡在這練練字,喝喝茶,看看書,如何?”

陽廳麵積不大,十來平米,一張樟木長案,案上筆墨紙硯齊全,四把雞翅木太師椅對放,陽台外並列四隻陶盆盆景。側麵還有一張方桌,上麵擺放著桃花根木茶海以及全套紫砂茶具。另一側則是雙開門直立書櫃,擺滿了各色書籍。

李承自然要誇獎,笑著點頭,“這裏既有書房之雅靜,又有陽光房之溫暖和煦,配合庭院藤蘿和盆植,又有花房之清旖。老爺子果然懂得生活。”

老爺子哈哈一笑,示意李承坐在自己對麵。

他將徐燕孫的手稿打開,六張八開紙,一張張用鎮紙連壓。

《八仙過海》題材的連環畫非常多,其中較為出名的有:1985年兒童出版社彩繪本;1982年嶺南羨術出版社的複線描本;1983年津州美術出版社的複線描本……

最出名的,莫過於1957年人美出版社,也就是眼前的這套。

可能與徐燕孫本人更偏重於畫家這一特點,這套連環畫並沒有采用常規的橫60開本(早期標準),采用極其少見的169開本,文字橫排在畫麵下方。

沒錯,大多數連環畫都是帶部分文字的——畫家根據文字內容創作畫麵,上麵所有的文字都是徐燕孫的親筆所寫。

兩者結合,這份手跡,怎麼看都是一份珍貴的藝術品。

吳老確實很喜歡這份禮物,嘖嘖稱歎一番後,又很快將其疊起來,不僅如此,他還回身從書櫃中取出一份畫匣,壓在徐燕孫的作品上,推給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