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小小較量(1 / 2)

小集市還在,走了兩個攤主,還有五輛三輪平板車藏在樹蔭下。

五個攤主正聚在一起,就著鹵菜和啤酒,其中就有賣貨給李承的老於。

見到李承倆人過來,老於臉色灰白——真的走寶了!

實在是老帥哥徐,那張臉太有辨識度,這些攤主就沒有不認識這位考古研究所所長,就如同二十年後賣古董的小商販沒有不認識馬嘟嘟一樣。

見著兩人徑直來到自家攤位,老於連忙起身,走寶一次不丟人,這次一定要找補回來!笑眯眯迎上去,“徐所長好!我家的東西不錯吧,這位小哥最清楚!”

其他四個攤主,一見徐恒兵,也紛紛起身。

“徐館好!”“徐所好!”“徐所要不要喝一杯?”

“哎呀,徐所,幫我看件貨唄,是好東西的話,我低價轉給館裏!”

李承捂額,四人喊出四種話,老徐這張臉……在雲州不可能撿到漏的,憑他水平再高,最後一位竟然還把他當成免費鑒定師。

徐恒兵竟然一點也不惱,雖然叫不出他們名字,還是一一點頭回應,甚至還對那位求鑒定的攤主笑著招呼,“好啊,一會我去看看,可別拿贗品糊弄我哦。”

額,這態度,這親民,甩李承五條街。

徐恒兵笑容很真誠,五位攤販雖然眼神中帶有小農民般的狡猾,可對徐恒兵的尊敬,那是不打折扣的,而自己呢?

李承怔住,看到眼前這一幕,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最大缺失——人望!

師傅的人望,是學識累積起來的,振臂一呼,俠州學界從者眾。

四叔的人望是資本累積起來的,在資本市場一跺腳,俠州股市肯定要波動幾次。

自己呢?

這兩年在俠州混得還不錯,可是……自己有人望麼?站在上下摩羅街交口,振臂一呼,從者雲集麼?隻怕喊破喉嚨都沒人理吧!

“嘿,阿承,想什麼呢?你就在這堆玉器中買的?”

被徐恒兵打斷思緒,李承瞅瞅麵前的“老農”,點點頭。

徐恒兵一陣扒拉,自然什麼收獲都沒有,有點鬱悶,見李承還在站著,招招手,“發什麼呆?這幾個攤位都找找看,指不定還會有收獲的。”

他又回頭對這五位攤主做個攏貨的手勢,“把你們的存貨都拿出來,我和阿承過一遍,有價值的,會幫你們挑出來。能進博物館的,我帶走,價格別太黑。”

哦,實在是有範兒!

根本就沒提,你們那些是贓物,或者說超年限,不能賣的大道理——這時代古董交易就沒有一個是幹淨的,怎麼說?

五個攤主,過節一樣,一個個笑嘻嘻的,連老於因走來而的死人臉也堆起笑容,還真的將存貨全部翻出來倒在平板車上。

“阿承,辛苦一下,幫我挑揀挑揀。”指揮李承幹活,似乎天經地義一般,又指指這幾個攤販,對李承說道,“都是出來討生活的,順便幫他們分分類。”

似乎擔心李承不能服眾,又介紹道,“別看阿承年紀小,他可是俠州饒固庵先生的入室弟子,師出名門。上午撿的那塊玉璧,你們別不服,人家就是有這眼力!”

“真是多謝徐所,多謝這位小哥!”“哪能呢?”“饒老的弟子?難怪擦身而過都能看見那塊玉璧,眼力絕了!”一時間,這幾名攤主陪著笑臉恭維道。

真心佩服這位徐師兄,隻是……五個攤位上,加在一起怎麼也有兩三百件吧?這要鑒定到什麼時候?李承苦笑。

好在徐恒兵也不是那麼古板,說道,“郵票、像章、小雜件之類的,就不用鑒定,隻檢查玉器和銅器,快得很。”

那還好,起碼砍掉一半。

平板車一字排開,李承從左到右,徐恒兵從右到左,開始鑒定這些攤主的貨品。

徐恒兵對李承的鑒定水平很好奇,李承對他,同樣感興趣。

要知道,商承作的鑒定水平非常高,國博、樓博、深博,有至少兩百件文物是上老捐贈的,其中百分之六十,是高品質高價值古董,國家一、二級文物。像樓博的鎮館之寶“千金猴王硯”,就是老爺子捐贈的(也有說是賣的)。

他的六十年老友容庚,在鑒定撿漏方麵更有心得。“生財有大道,成名有捷徑”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容庚以一介書生收藏青銅器和字畫,資力不足,靠的是眼力。人家看走眼的,他就以平價購入,再用十倍的價錢賣出,此之謂“生財有大道”。

原本是想傳授收藏養藏的經驗之談,可在特殊時期,這句話被人揪了辮子,受罪不少。

徐恒兵作為商老的關門弟子,鑒定眼力絕對不弱,否則也不可能如此自信的說幫這些攤主的貨品分級。

李承朝他那邊瞅了一眼,果然,鑒定手法很獨到。

兩兩鑒定,一塊玉玨,一塊玉環,在手掌心揉一圈,然後對比著照照太陽,再翻過來照照,然後那塊玉環很隨意的扔在一邊,應該是劣質品,而那塊玉玨則被他握在手中,繼續和下一塊玉器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