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並沒有受傷。
多虧站在檢票口的兩位安保,發現這邊的事故,並熱心的伸手擋了一下,李承撞在他們兩人的胳膊上,隻是額頭有點疼。
人潮擁擠的力度是一波一波的,中間有個短暫空隙,兩名安保,兼著周典吳偉幾人,合力將李承以及他抱住的老者,連拉帶拽的,拖出來。
這時,負責維持秩序的安保,有人拿著電喇叭,開始高聲叫喊,秩序稍稍恢複。
李承將老者交給吳偉,扶著牆壁,腿直顫,想想都後怕。
我去!真沒想到,差點死在這!
等心情稍定,李承才回身,那七八歲男孩蹲在老者身邊嚶嚶哭著,老者坐在地上,單手摟著孩子,另一隻手耷拉在膝蓋上,像是折了,口中還在感謝吳偉。
老先生剛才人全懵,根本就不記得誰救了自己。
李承胳膊碰碰周典,努努嘴,“老先生怎麼樣?”
“胳膊折了,得去醫院看看。”
“孩子呢?”
“胳膊脫臼,已經複原。”
情況還不錯,好人做到底吧,李承拍拍吳偉肩膀,“阿偉,你辛苦一趟,把老先生送到醫院看看,順便聯係上他們家人。”
“那你這……”吳偉看著進場的人群,有些不太放心。
“我晚點進去,有阿典呢,沒事。”李承搖搖頭,又彎腰,伸手在男孩腦袋上揉揉,對老者笑笑,“老人家,我安排人送您去醫院,能聯係上家人吧?”
“謝謝你們吖,今個要不是你們,我這把老骨頭,怕是要折在這裏囉。還送我去醫院……”
見老者神誌還算清醒,李承示意吳偉和周典,趕緊把老爺子弄上車,沒見人疼的臉色煞白了麼?
又等了幾分鍾,入場口排隊的還有這麼多人,要等到什麼時候?
停車位置不遠,很快,周典回來,見李承焦躁無聊,便便指著停車場方向一條小巷子,笑著說道,“老板……我看那條街,有不少賣石頭的。”
閑著也是閑著,去看看。
展覽館右側的一條居民巷,還真有不少人在這賣石頭,還有賣工藝品和文玩雜項的,都是湊奇石展熱鬧來的。
還別說,逛的人還挺多,估計有不少和李承一樣的心思,等人少在進場館。
與礦標市場冷僻不同,絲國賞石市場還是不錯的,八大中心市場基本輻射全國。市場的充沛,會自然促進人群擴大,因此,玩石頭的人,越來越多。
小巷兩米寬不到,攤位占去右側一半,另一半為遊客通道,挺擁擠,進進出出的過人,都需要側身相讓。
走在最前麵,來自閑城的工程師李尚武,又側身讓過一人,搖搖頭感慨一句,“絲國玩壽石的人,真是太多呐!”
經過剛才大家合力救人一事,兩位工程師與李承的關係,倒變得親近許多。
年紀四十多歲的叫做李尚武,二十年前畢業於閑城工業大學後,就加入拉普蘭公司,此次被分派到絲國擔任礦產總監。
另外一位年歲在三十五左右的楊成大,畢業於延世大學工學院,是拉普蘭公司培養的材料及機械工程學博士——拉普蘭出錢資助他完成博士學業。這次派往絲國擔任技術總監。
背井離鄉來絲國,要說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不過,剛才李承奮勇救人,很符合閑城倡導的“仁勇”文化,讓兩人對他的印象大有改觀。
李尚武的身後,就是李承,緊跟著側身、讓人,笑著回問,“閑城壽石市場,恢複的怎樣?”
“李社長對閑城壽石,非常了解啊!”李尚武詫異的看看李承,沒想到他會這麼問,笑容中有些尷尬,又有些憤怒,“那些該死的家夥,應該被流放鹹鏡北道,永世不得回來!”
這裏麵,有故事!
“壽石”是閑城人對觀賞石的較為普遍的稱呼。
“閑城壽石市場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傳統壽石市場很火,要比水石更能讓收藏者接受。每年一次的涼城石展,要比天山石展,參觀人數多出一倍。”他回頭對李承笑笑,手指挑向自己,“我,就是一名忠實的壽石擁護者,水石是和國人的玩法,並非涼城的文化精髓。”
哦?沒看出來呀,這位竟然也是一位奇石愛好者。
他口中的壽石與水石,是閑城石玩兩大流派,彼此之間曾經引發劇烈的對立。
閑城石玩起源曆史並不明晰,根據絲國文字史料記錄,大體在乾隆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