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張氏,清中期有名的書香世家。
“湘潭張氏進士·明通附”載,湘潭張氏南房,始於張文炳,康熙二十六年中舉,此後,自雍正至嘉慶,包括明通榜(會試補錄)進士在內,共計有進士十一人,舉人十六,拔貢八人。其中張九鈞為殿試二甲第二名、張九鎰殿試二甲第十二名、張世淥殿試二甲第二十名,排名相當的靠前。
張九鎰於乾隆四十二年任嶽麓書院山長,築園名“退穀”,著有《退穀詩鈔》二十四卷。張橘洲掌管嶽麓書院時,頗為嚴格,當世之名師。
他的這套《退穀詩鈔》雖然也是殘本,可畢竟是“一函”,也就是說是彼此連貫的六本,還是頗有價值的。
兩名搬運工將麻袋靠在櫃台邊,收了工錢離開。
陳老板去屋內拿出一隻簸箕,放在玻璃展櫃上,然後從麻袋中一本本往外掏古籍,攤在簸箕中陰晾,多數為清末、三四十年代的古籍,偶爾還有一些五六十年代的書籍。
“老陳,你哪兒收的?質量不錯啊。”
胡彥武手中拿著一本的巴金著作《沙丁》,開明書店二十一年版印,印冊數三千,現存世數量絕對不超過三十本,很有價值的民本。
“醴陵圖書館不是正在拆建麼?我挑了一些。”老陳邊忙活著邊答道。
“醴陵圖書館這些東西都賣?”胡彥武眉頭一皺,有些不滿。他是襄南文史館研究員,對哪些書籍有珍藏價值,判斷的還是極準的,眼前這些書,超過八成都有收藏和研究價值。
“嗨!你一個文史研究的,管這麼寬幹嘛!”陳老板抬頭笑笑,“這年頭,圖書館都不好過,清理點庫存怎麼了?而且我聽他們說,好像有備份,這些都是多出來的,被我挑到。”
一句話說得胡彥武挺無奈的。九十年代國內圖書館,冷清的要命,典型的清水衙門,往外倒一下庫存,是他們為數不多的賺紅利的方法。
陳老板顯然不想就這事多談,他瞥了李承一眼,朝老友努努嘴。這年輕人正“肆無忌憚”的從簸箕中挑選各色書籍,速度超快,麵前已經有一小堆。
“老陳,我給你二位介紹一下。”
胡彥武將手中的書籍放在簸箕中,立即就被李承拿上手,簡單翻看一下,又摞在他麵前的一堆上,並用手壓住。整個動作行雲流水,把胡彥武都看傻眼,都忘了繼續介紹。
這時,李承才抬頭對陳老板笑笑,主動伸手過去,“鄙姓李,陳老板叫我阿承就行!喜歡收集一些古籍善本,陳老板這裏的存貨不錯,稍後可以多出些給我。”
陳老板笑著與他握握手,“像李先生這麼年輕就喜歡古籍善本的,不多了!”
得,胡彥武的介紹,被徹底打斷,他不好繼續往下說,李承的下一句話說出後,他立即明白對方為什麼打斷自己的介紹,不由得瞪了李承一眼。
“就是喜歡,懂不懂的擺在書架上也是麵子。陳老板,我可能要多挑一些,您可別報價太狠,我們小年輕,兜中沒幾個錢的。”李承笑著說道。
這是為還價做準備呢。若是介紹太仔細,他還真不好意思還價的。
“挑吧,你放心,別說你和老胡認識,就是不認識我老陳也不會瞎要價的。”那陳老板沒留意胡彥武的神色,擺擺手說道。
李承笑笑,這次直接從他手中接過一本,膠釘,良友公司出品的《健美畫刊》雜誌,第二期,彩版封麵,內頁黑白,樹行分欄,圖文並茂,多為國外女子光體像,內容很開放。
這本雜誌李承掂量一下,還是收到那摞書中。
《健美畫刊》是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本畫刊,創刊於1932,主編為陳亦雲,出版者良友健美社,窄16開折疊式雙麵印刷,是當時第一本攝影專刊雜誌。
很快又挑出一本,二十年代尚古山房黑白版,《米南宮十七帖》,經折裝,八五品相。
東西不錯!
相比李承的“饕餮”模樣,胡彥武就有些糾結,他也喜歡藏書,簸箕中的藏本,有不少很喜歡,奈何囊中羞澀,兜中那點錢財,準備稍後的《退穀詩鈔》一函呢。
看李承的模樣,他眼珠子轉轉,快速在簸箕中挑出幾本,壓在手下。
等李承再伸手時,簸箕中除了一些二三十年代的“武功秘籍”,以及五六十年代的“頌德文章”“教材資料”,竟然沒有一本看上眼的。
抬頭看看胡彥武手掌下,一愣,剛才老胡可沒表現想買,怎麼突然這樣?
胡彥武正等著呢,把手中的書亮給李承看,最上麵一本就是精品,商務書局1928年刊印的《神話的研究》,矛盾先生的作品。
“阿承,這些書我可以讓給你,稍後的《退穀詩鈔》,你不需搶,行不?”
我去!在這等著呢?拿老陳的東西威脅我?李承才不吃他那一套,擺擺手,“這幾本你留著吧。《退穀詩鈔》的事,我倆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