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碰瓷真相(1 / 3)

李承連忙將剩下幾塊瓷片,還有相對完整的瓶口部,都收集在一起,一片片檢查。

暈!這玩笑,開大了吧?

至始至終,沒有人出麵說和,那小夥子在唱獨角戲。

瓷瓶是真的,而且是精品貨,按理說,小夥子要賠償應該理直氣壯——雖然他先主動撞上周典,可畢竟是周典將他摔倒在地導致瓶子破碎。

可是,偏偏李承感覺到他有點氣不足,有點心慌的樣子。

怪哉!

東西是真的,碎口是全新的不是老衝裂隙,這點李承還是能一眼辨識出來。

雙方都有責任,李承掏五萬塊,對方見好就收,沒再糾纏,這讓李承越發不理解——這件瓷器的黑市價不會低於二十萬的。

拿到錢後,小夥子塞進皮夾克,低頭就走。

李承眨眨眼,想不透,對吳偉使個眼色,跟上對方,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吳偉將手中提袋遞給周典,順手拍拍這傻大個的肩膀,他正在懊惱呢。

李承同樣拍拍他的肩膀,這件事,還真的不是周典的錯,安保的正常應激反應。應激反應越強,安保水平越高——從李承的角度來說,周典該獎勵的,萬一那人懷裏揣著刀子呢?

事情解決,圍觀的人群散去,隻是,很多人瞧著李承的目光像看傻子,有人低語“煞筆!”

很顯然,有不少人都看出剛才那是碰瓷,可這年輕人還真掏這五萬塊,這不傻麼?

就連擺攤的那對夫婦,看李承的目光都樂嗬嗬——誰都喜歡和“傻有錢”打交道。那位婦人更是挺熱心地對李承笑道,“那就是個碰瓷的!你怎麼不報警?”

“你瞎說什麼呢。”當家男人瞪了婦人一眼,又樂嗬嗬對李承招呼,“小老板,你是我今兒第一個顧客,我的貨都是新進的,沒過手,興許你撿一漏,就把那五萬塊的損失補回去。”

毫無疑問,他也想在“傻子”身上賺一筆。

逮著一個傻子使勁攥麼?老子今天就在你攤位上好好淘一淘!可別後悔!

李承索性點頭嗬嗬,“那好啊,你有啥好貨別藏著掖著,隻要東西好,不差錢!”

裝傻有好處,這不,攤主老板將媳婦推一把,把她的馬紮抽過來遞給李承,“小老弟,你坐下來,好貨肯定有,我東西還沒收拾完,你先看著,稍後給你拿。”

鬼市買貨竟然還有座?這算VIP待遇吧?

這家攤位是以根雕、木雕、竹雕、紅木珠串、手把件為主,捎帶著還有匏器、竹木樂器,像二胡、三弦、馬頭琴、竹笛長簫之類,典型的文玩攤位。

順便說說文玩和古玩的異同。

其實就如同兩者的名稱一樣,古玩是有曆史文化底蘊的老物件,強調的是年代性;文玩則是有文化藝術屬性的物件。

兩者有很大程度的交叉,很多物品既有古玩屬性,又有文玩屬性。

譬如兼具文玩和古玩屬性重疊最廣泛的品類——玉器。老玉器除了祭祀所用,更大程度上都是身配物件,也就是古人的文玩。

又譬如李承眼前的這隻紫檀木雕硯台盒。

硯台盒,顧名思義,盛放硯台的,隻是如今硯台早已不見,隻留下保存還算可以的紫檀木盒。長方體,天地蓋,長二十五公分,寬十八公分,高度八公分,有點珠寶盒的味道。

硬木求本色,因此這隻盒子隻上過一點清漆,紫檀的紋理如山川沙丘般綿延,非常精美,色澤暗沉如血,古意盎然,拿在手中,齁沉齁沉的。

盒蓋正麵為淺雕菊叢配山石,刻行書“知之不知,落筆便知”,筆力渾厚。右下方篆刻一方隸書小印“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