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工作雜事(1 / 2)

幹德道天彙大廈六層,總麵積大約四千平。靠西側的一溜,大約八百平米,劃分給《九十年代》雜誌編輯部,主編依舊為李怡,副主編兩人,分別是伍宜章和俠州大學的一位曆史學副教授宋春仿。

雜誌社人員不多,二十來人,偌大的麵積,顯得有些空曠。這種狀況,等新年過後會有所改觀,祝允平屆時會帶四名新銳考古學及曆史學青年才俊抵俠州,屆時,《九十年代》將大幅度改版。

擺在《九十年代》雜誌社一眾麵前的難題是,如何實現李承所說的“將曆史趣味化”的要求。

東側和南側近一千五百平的地盤,則被吳衛忠占據,也就是三人組藝術品香江公司管理總部。

三人組香江公司的總經辦、財務部、人事部、培訓部、商品部、市場部、安保部、維修部等架構齊全,看起來兵強馬壯,真正戰鬥力如何,就要看二月底的李家坡新店開業以及淩州市場開發。

這可不是兩年多前,如果做不好……

吳衛忠還是很有壓力的。

西側有一大一小兩個會議室,全樓層共用;還有總裁辦,其實就一個空殼,隻有一個小姑娘幫忙接收記錄各種電話、傳真什麼的。

另外就是格雷西·梅森和賈森·海特斯負責的總裁財經處,有六名員工。

李承的辦公室在西南角,大約四十來平米。

“歐巴,這就是你的辦公室?很簡陋嘛。”泰勒第一次來,背著手四處打量。

確實很簡陋。

一張辦公桌略大一些,幾把轉輪椅,桌上一台笨重的台式機算是奢侈品,主座位後麵放著兩隻雙開門書架,構成辦公區。

至於會客區,一張鐵力木茶海,幾把圈椅,一套紫砂茶具,同樣在主位後麵放著一台雞翅木多寶閣,上麵擺放著幾件李承從國內帶回來的玉山子。

牆上,有兩幅饒老平時的練手作“業精於勤”和“有順有逆,方為人生”,被李承裝裱起來。至於古董字畫,一幅皆無。

“我來這邊的時候不多,簡便一點就好。”李承笑笑,示意泰勒隨意,自己徑直走到辦公桌後,邊說話邊打開電腦。電子郵箱已經可以使用,李承一直在倡導用郵箱報送文件。

“歐巴,喝點什麼,我來弄。”泰勒撥弄著茶海上的杯具,當當響。

她的一句話,聽得跟著正準備走入辦公室的助理韋團往後一縮,不知該不該進來,怕打擾兩人。

“還是讓韋團來吧。你也坐著歇會,要是無聊的話,稍後和惠娜一起去逛街。明天又要出門,我今天怎麼也要處理積壓的文件。”李承朝門口的助理韋團招招手,“幫我泡一杯釅茶,另外把最近幾天的電話記錄拿過來我看看。”

韋團是最早一批摩羅街店麵員工,女孩子,有些靦腆膽怯,不太適合做店長,這邊籌建總部,於是李承就把她調派過來擔綱助理,平時打掃衛生整理書桌,接接電話什麼的還是很細致的。

“啊,韋姐,還是你來吧。”泰勒對韋團很是親熱。

李承暗笑,今天泰勒來這裏,說是好奇,其實何嚐不是一次地盤巡查?給李承的這些屬下打標記,這男人……我的!

韋團作為李承名義上的助理,自然要第一個拉攏——韋團隻能算不醜,所以她沒覺得是威脅。

“金小姐,你叫我韋團,或者叫我艾米就好了。”韋團雖然性子怯,可不是笨,哪能看不出來對方的曲意拉攏,連連擺手,可不敢當。

泰勒卻親切的拉過對方的手,倆人竊竊私語不提。

李承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沒去理會兩女的對話。

香江第一家網絡服務公司為HK機房,其母公司為和國的NTT(和國電話電報公司),而NTT又是和國最大的電信服務提供商——和國電信電話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

NTT先後建設四條橫跨大西洋、太平洋的海底電纜,東西方的信息網絡通訊,都是他們在中繼接駁——包括絲國所獲知的西方資訊,堪稱整個亞太區網絡結構中的關鍵服務商。

HKNTT公司從七十年代開始提供香江的跨洋長途電信電話服務,九十年代初涉足網絡服務,成立HK,依舊牢牢掌控香江的一切大數據,二十年後依然如此。

1988年,俠州訊倒是成立了一家網絡服務公司,但是,他們也僅僅拿到香江城市網絡服務,也就是說,將HKNTT公司接駁來的信息,散播到各家各戶,本質上並沒有撼動HKNTT公司的地位。

九十年代的網速,實在是感人。

對於香江的網絡科技發展,李承一肚子怨言。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互聯網是超級藍海市場,可是,知道並不意味著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