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圖謀夕洲(1 / 2)

按照拉夫特和內馬爾的計劃,夕洲第一家三人組店鋪,應該開在黎州、倫州、羅馬或者靖州這些曆史悠久的老城,這樣既便於集貨,又有消費基礎。

李承搓搓臉,讓自己更清醒些,他有些拿不準倆人的計劃是對是錯。

“你們考慮過,無論是集貨還是店麵銷售,所麵臨的的強勁競爭問題麼?怎麼解決?”

越是市場成熟的城市,競爭對手越強,越難以紮根。這個問題,拉夫特和內馬爾不是傻子,應該能意識到。他攤攤手掌問道。

拉夫特雙掌一合,揚揚眉:“問得好!”

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偏偏賣起關子,欠抽型!

“從去年下半年,我和拉夫特就開始關注夕洲市場,因而也結識一些夕洲藝術品經銷商,其中有部分朋友,答應給我們供貨……”

內馬爾不慣著拉夫特這毛病,主動解釋,可是他剛剛開頭,又被拉夫特搶回話頭:“德魯奧,德魯奧你知道吧?西國最大的二手店連鎖品牌,旗下還有自己的拍賣中心的那家德魯奧。”

“你和德魯奧達成合作了?”李承愕然問道。

德魯奧的大名,李承自然知道。

西國德魯奧,這是夕洲最大的藝術品連鎖銷售公司。

德魯奧號稱“永不枯竭的藝術儲水池”,成立於十九世紀上半葉,由西國政府有關部門經營和管理,因而是官辦性質藝術銷售機構。

德魯奧的商業模型,很有意思。

它在夕洲各大二手市場都開設有店鋪,直營偏少,加盟居多,據說有兩百多家。

這些店鋪隻負責銷售普貨——家用裝飾品,更大的功能是集貨集顧客——專門收購各色中高端藝術品,同時還負責收集各大二手市場中的客戶需求以及高端潛在客戶資料。

那麼,這些店鋪的中高端貨品,又去哪兒呢?那些高端客戶群體又去哪兒買貨呢?

拍賣!

德魯奧是一家利用拍賣手段將藝術品和高端客戶的價值榨取到極致的公司——拍賣自然要比店鋪銷售的利潤更高,因而那些加盟店鋪老板,很樂意支持他們這麼做。

它集中所有中高端貨品,然後邀請可能會成為顧客的競拍者參加,為此,德魯奧公司建設專門的拍賣中心,含四十二個展廳,二十三個拍賣廳,每年郵寄出去的拍賣畫冊數量高達三百萬冊。

所有的這一切,成果斐然。

1996年德魯奧拍賣中心,集中西國藝術與藏品領域近五分之一的拍賣會,幾乎占據該領域黎州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四十!僅拍賣的數量,就突破四十萬件!拍賣成交額十二億三千萬法郎!

至於德魯奧的直營和加盟店每年的銷售額,那是商業秘密,外界並不清楚。有人推測過,差不多也要達到十二億法郎左右!

德魯奧拍賣中心所形成的巨大影響,又反過來作用到各地二手店。

消費者更喜歡去德魯奧二手店購置各類家用裝飾品,同時,家中有藏品或者有價值的二手品出售者,也會對德魯奧產生一種天然的信服感。

這樣一來,德魯奧就會形成一種很完美的信任鏈,構成產業閉環。

三人組公司雖然看似發展的不錯,可在德魯奧麵前,那就是嬰兒之於巨人,沒法相提並論,所以,當拉夫特說德魯奧給三人組店鋪供貨,李承很驚詫。

拉夫特洋洋得意,剛要開口說是,內馬爾插了句話:“確實有兩名與德魯奧有關的人,與我們取得聯係。一位來自聖圖安跳蚤市場,是德魯奧的二手市場店鋪加盟商,擁有一定集貨能力,願意為我們供貨;另一位是德魯奧拍賣中心征集部的員工,他承諾,隻要我們和德魯奧達成高端貨品供應協議,他們願意為我們進軍夕洲,提供便利。”

拉夫特如同一隻正準備昂首打鳴的公雞突然被人掐住脖子,他要說的話被內馬爾搶了,差點憋出內傷,等內馬爾一歇,他立即又補充道:“事實上不止這兩條渠道,我還和意大利卡賓的人取得聯係,他們也樂意促成三人組公司開拓夕洲市場。”

卡賓是意大利公司,成立於十九世紀的威尼斯王國時期,也是夕洲頗負盛名的藝術品拍賣公司,旗下同樣有一票二手店為其供貨。

“是不是也要簽署高端藝術品拍賣供貨協議?”李承不動聲色的問道。

拉夫特聳聳肩:“簽訂拍賣公司的供貨協議,委托他們拍賣中高端貨品,這是一件雙贏的合作,有什麼問題?另外,這種供貨協議並不具有排他性,簽訂一家或者兩家,沒什麼負麵影響。相反,簽訂兩家合作所引發的比較與競爭,更有利於我們,不是嗎?”

李承搓著下巴,沉默下來。

兩人的介紹,聽起來似乎將三人組夕洲首店開設於黎州或者羅馬是可行的,可是,李承隱隱感覺,兩人對可能麵臨的競爭壓力,考慮的還是不夠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