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打包?”菜肴上來,剛剛動箸,陳玉誌就被李承的一句話驚愕。
李承笑眯眯的點點頭,“嗯。兩種方案,陳伯您選擇。可以按照提交的名錄來售賣,也可以一次性打包。”
並沒有過去強調哪一種方案優先,可事實上,傻子都明白,李承挑選出來的肯定是精品……最好的貨被挑走了,剩下的那些雖然也還不錯,可沒那麼好處理了。
自然是打包一次性賣給對方更合適,也更快捷。
陳玉誌停箸,琢磨了會,才說道,“阿承,實話說,我陳家確實有出藏的念頭,畢竟,不懂這些,我自己也怕耽擱了好東西。可這些東西都是先父先母遺留下來的,是兩位先人一輩子的心血所在,我要是全部轉給你,物議不好啊。”
他側臉看著李承,似乎有點糾結,很真誠地說道,“你的提議,讓我很為難呐。”
做生意嘛,有來有往有交鋒。
物議,眾人的議論,多指非議。陳家出藏,肯定會有人說閑話的,譬如“不孝”“敗家子”之類的。陳玉誌就要比陳矽有心計,沒說不賣,也沒有自抬身價,而是用“物議”這一事實來給李承設置門檻——你想買,可以,幫我把“物議”給搞定。
真實的曆史上,陳家就是先捐贈幾十件藝術品給齊雲洲文明博物館,然後才開始大“甩賣”,陳玉誌用這種方法解決“物議”——捐贈既能提高聲望,又能堵住別人的嘴巴,一舉兩得。
可現在,他心底是傾向於將貨品打包給李承,可是他還真的解決不了“物議”問題。
這老家夥瞅準李承想要買貨,索性將這難題拋給對方。
——想打包?可以,但我陳家名譽不能受損,你必須想辦法解決。
李承揉揉眉心,這事還真不好解決,總不能說,你捐贈一些給博物館,剩下的打包給我,甚至都不能說,這是你家的事我管不著。
久思無果,李承索性不去琢磨,等吃飯完,給馬文濤去電話,問問他的意見。
他拿著筷子對菜盤點點,“陳伯,您說的,我們大家一起想想辦法,爭取有個滿意的方法。不過,這不耽誤我們雙方先把陳老留下的藏品,價值核算一遍,您看行麼?”
他留了個活扣,既沒有一口答應,更沒有自家一力承擔。
……
撇開李承出餐廳,與馬文濤電話商議不提,單說陳玉誌匆匆趕回家,麵對兒子陳矽的詢問,他擺擺手沒回答,反問妻子陳伍淑珍,“你還有表舅家的聯係方式麼,他們還在碧雲天是吧?”
伍淑珍一愣,十幾年沒聯係,怎麼突然想起這門親戚?
伍家祖上家境也不弱,是汀州老牌金融機構絲僑銀行的股東之一,伍淑珍祖父病逝後,伍家三兄弟分家,伍淑珍的小叔伍庚分得絲僑銀行北羨分公司的管理權和分紅權,遂即全家移民碧雲天。
因為分家一事糾葛,伍淑珍一家與小叔家並不怎麼來往。
世事就是這麼巧。
伍庚是現任安梁商會的理事之一,伍庚的兒子伍榮奎,是安梁商會駐洛杉磯聯絡處的負責人。額,伍榮奎的妻子麗斯,絲文名叫顏卿,與李承曾有一腿之緣。
陳玉誌口中的“表舅”,說的就是伍榮奎。
“怎麼突然想起給小外公(伍庚)家聯係?”伍淑珍被丈夫說得莫名其妙。
“想請小外公幫我查一家公司。”陳玉誌這才回頭對兒子陳矽說道,“我們都小瞧饒老的那位弟子,人家的實力要比我們了解的強不少。嘿嘿,這家夥自己說的,他在德克街有一家證券公司。這不,我讓小外公家幫忙,查查究竟有沒有這家名叫艾爾瑪的證券公司。”
雖然他依舊有些懷疑李承所說的證券公司的真實性,但是,對李承資本實力的預估,大幅提升——沒錢也不敢提包圓自家的藏品。
這話把陳矽嚇一跳!證券公司?陵國可是東南地區的金融中心之一,陳矽多少知道一些證券機構的背景,哪一家證券公司不是資本大鱷才能玩得轉的?
“那確實得查清楚。”陳矽也不敢相信,關鍵是對方太年輕,不過,他很快想到另一件事,驚喜地抬頭問道,“爹地,如果是真的……那是不是可以讓他幫忙,把大恒橡膠送到北羨上市?”
沒錯,這才是陳玉誌急切的真正原因。
陳家的大恒橡膠,曾經在1980年初於陵國證券交易所第一股市板塊上市,但由於八十年代末的經營問題以及管理權爭奪等原因,陳家最終選擇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