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承回到酒店時,拉夫特和洛克兩人竟然也回來了,正坐在房間喝咖啡聊天,看神色,結果應該還不錯,洛克巧笑嫣然的。
“怎麼沒陪你的長輩午餐?”李承進屋後對洛克點點頭,問道。
“他很忙的。”洛克笑著攤攤手,“談完事情我們就出來了。”
“成了?”李承想問的是這個。
洛克扭頭輕笑不語,拉夫特搶過話頭,“沃爾德尼先生雖然沒有當麵承諾,但從他的表情還有話語來判斷,問題不大。”
沃爾德尼就是洛克外公的朋友,富通集團的執行董事。這種事多少顯得有點齷齪,他當然不會明著答應,有這態度,就行!
李承也放下心來,點頭笑道,“中午得好好犒勞兩位一頓。拉夫特,飯桌上我和你說點事。”
“什麼事,現在不能說?”拉夫特性子急,馬上問道。
“邊走邊說,餓了!”李承擺擺手,示意兩人起身跟了上來。
不是他拿派,無論是拉夫特還是洛克,對古董瓷器了解都很泛泛,至於非常生僻的“軟質瓷”,可能連聽都沒聽過,得花時間給他們解釋。
果然,聽他解釋完,一行人已經下到餐廳門口,洛克才明白過來,驚詫地反問一句,“聽你這麼一說,合著我外公收藏的那些……都不是瓷器?”
她外公彼得·巴林就非常喜歡收藏收集那些帶有中歐結合風格的青花瓷。
軟青花瓷的繁盛時期,大約在十七世紀下半葉到十八世紀中期,當時歐羅巴匠人處於還沒有摸清楚“瓷器中必須使用高嶺土”的秘密,但或多或少對釉色又有些了解的階段。因此,他們使用黏土作為原料,以燒製陶器的方式來試驗……
還別說,被他們弄出不少似模似樣的軟青花瓷。
這種軟質瓷終究不如瓷器,等到十八世紀中葉,歐陸匠人基本上拿到燒製瓷器的瓷土配方之後,紛紛升級,也就沒有了軟質瓷的市場。
因此,歐式古董軟質瓷的存世數量並不多,有不少藏家喜歡軟質瓷,譬如貝蒂夫人就非常喜歡軟質瓷中的最大品類——軟青花瓷。
軟青花瓷在國人眼中不值一哂,可它也有自身特點:其一是優質軟質瓷的玻化程度高,表麵如同覆蓋了一層玻璃,光澤度非常好;其二是青花發色更容易“起霧”,釉麵渾濁現象嚴重模模糊糊,景德鎮稱之為“燒蒙了”,可是這種朦朦朧朧,落在喜愛者眼中,又是另一種美!
李承搖搖頭,“那也不一定,說不定是你外公收藏的外銷瓷,或者歐式古董仿中瓷。”
“講講,給我們講講!”坐上餐桌,洛克馬上扯扯李承的衣袖,央求起來。
“這裏麵學問挺深的,我們邊吃邊聊。”李承抬抬胳膊,躲過她那有點小曖昧的動作。這兩位中一位是合作夥伴一位是未來合作夥伴,李承也願意和他們叨嘮幾句。
幾人邊吃邊聊,先說外銷瓷。
外銷瓷一共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自然是中原外銷瓷,數量最多,品質最好,也是夕羨藏家喜歡收藏的老物件。最標準的特點就是歐範畫片,中式紋飾,中原燒製。
據文獻記載,清代早中期外銷情形為“利通十數省,四方商賈、販瓷者萃集於斯”。景德鎮外銷瓷自康熙中期開始興盛,至乾隆時最盛。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銷往英倫的瓷器約40萬件;乾隆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750—1781年)的三十二年間銷往瑞典的瓷器達110萬件。
額,也就是說,中式外銷瓷的數量非常充沛,品質也不錯,是夕羨瓷器收藏中的大項。
第二類是和國外銷瓷。
和國外銷瓷是僅次於中式外銷瓷的品種,製作也很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