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韋斯先生有出貨渠道?”李承笑了笑,腦海中卻在快速轉動,盤算這對方的用意。
今天傍晚,從比利時運來的貨物,抵達多佛港,洛克安排父親店鋪中人,去海關辦理過關手續。
這些貨品中,最有價值的就是二十三幅油畫,其中有不少名家名作。
數量最多的是賈爾牒曾經資助過的丹麥畫家漢斯·安德森·布倫德基爾德的作品,一共有六幅,至於那尊帆船銅雕,作為家族標誌,賈斯汀沒麥。
漢斯·安德森是二十世紀丹麥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但是,現階段他的作品價值,還未真正體現。所以,這六幅田園派油畫,可以捂一捂。
其次是賈斯汀父親的好友,比利時近現代畫家保爾·德爾沃先生的作品,一共四幅,分別為《磔刑圖》《夜燈》《行人》《春之窺》
保爾·德爾沃第二代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他的幻想畫非常有特色,喜歡以維多利亞式的古典建築為背景,把事物處理在不可思議的時間、地點和空間裏,讓人觀後隱隱感到有一種幻想。
不過,保爾·德爾沃是1994年去世,他的作品同樣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市場價值未能完全體現,李承不可能現階段出售的。
數量占據第三位的,是瑞典著名畫家卡爾·拉森的《鄉村集市》《河邊》《日出》《我們的房子》,同樣是四幅。
卡爾·拉森是賈爾牒的同時代人物,從賈爾牒收藏數量來推測,兩人可能是好友關係。
拉森在後世被譽為“瑞典三大藝術家之一”,但此時他的畫作也算不上出名——他在1915年為瑞典國家博物館的一個樓梯間牆麵所繪製《仲冬犧牲》,並不受歡迎,一直到1992年才被第一次公開展出——並非遺忘,就是單純的不被喜歡。
這又是為什麼呢?
卡爾·拉森是典型的“家庭溫馨派”和“小資情調”派畫家,他最擅長的主題為“細膩溫馨的美好家庭風格”,沒有那種“高大上”的主題,因而不被主流畫派看重。
直到二戰後,“個人至上”思想泛濫,他的作品,才逐漸受到歡迎。
另外九幅中,還有瑞典名家,現實主義,印象派藝術家安德斯·左恩的《眺望景色》。
這位畫家與卡爾·拉森齊名,兩人的遭遇也差不多——生前畫不太紅,死後長虹。
以上這些作品,都有這個共性——畫作不是很知名,市場價值未能井噴。也正如此,賈斯汀才會將這些畫作轉讓給李承他們。
可是,李承太了解這些大師的作品,其未來市場價值遠不止這些。
進入新世紀,歐陸主流油畫流通作品如英法美意等國的油畫巨頭的作品,紛紛塵埃落定,市場上很少出現諸如梵高等超一流畫家作品拍賣。
拍賣行的藝術經紀人們,終於將目光轉移向歐陸的二流國家所出現的畫家,諸如比利時、瑞典、蘭國、葡萄牙等國的油畫大師作品。
因而,這些以往不太紅的畫作,迎來井噴!
很有意思的是,賈斯汀家族收藏的這些油畫作品,絕大多數都屬於此類!
這就給了李承三人絕佳的投資機會——捂個三五年,投資翻十倍二十倍!
因此,李承從來都不著急將其變現。
這一點洛克肯定知道,不知為什麼,她哥哥今晚會提及這個話題?
查韋斯放下酒杯,對著李承伸出兩根手指,晃晃。
李承極其討要“二”,要不是做客,真想一巴掌呼扇過去,又聽對方說道,“把那幅《愛之園》和《伊麗莎白·約翰遜》肖像畫,交給我運作,絕對讓你們三人獲利不低於百分之五十。”
“怎麼樣?”他的神情,一副我幫你們發大財的樣子,真討厭。
李承手掌捏了捏,怕忍不住衝動,使勁攥著沙灘椅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