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競爭對手(1 / 2)

皇家郵船泰坦尼克公司總部位於亞特蘭大東區的英曼公園,而負責這次招標審核的則是亞特蘭大北區的高等藝術博物館。

兩者相距不是很遠,提早來遞交申報材料的加裏·西斯尼等人,選擇在中間位置的喬治酒店為李承一行定好酒店。見麵時,他熱情地與李承擁抱了一下:“嗨,威爾斯,好久不見!這次又能向你學習,實在是太開心了!”

“你做得很棒!”見到他,李承同樣很開心,拍拍他的肩膀,誇獎一句。

這口氣,像極了長輩誇獎後輩,聽得初次見麵的洛克和泰勒都有點懵——感覺兩人年紀差不多啊,偏偏一個一臉欣慰,另一個一臉欣喜。

拉夫特在旁邊輕聲解釋。

說起來,加裏·西斯尼算是李承的半個學生,前兩年,在無線電和近現代機械工業品維修方麵,李承每次回北羨,都會教他如何解決那些難題,他也經常電話請教李承,詢問一些技術問題。

現如今,他已經成為三人組公司的技術支持總監,常年坐鎮於拉夫特小院子改建而成的維修中心。上次李承來三人組總部,沒能遇見他。

“拿到對方給出的二輪審核題目了嗎?”前台辦好入駐手續後,李承幾人說笑著走進酒店電梯,他又問道。

“已經拿到了,一共三件物品,海撈瓷一件、玻璃器一件,還有一件是銀飾。具體器物內容,他們現場提供。”

“我需要的東西,都買到了?”李承微笑著看了眼加裏。

“都買好了,就等著看你表演!”加裏揚揚手。

李承對拉夫特點點頭,“房間歇會後,我們就直接去高等藝術館,如果可以,盡快入手。”

知道他行程緊張,拉夫特點頭同意,“行!加裏,稍後你給那邊打電話通知一聲,我們盡快進入第二輪考核程序。”

來到房間,泰勒去簡單收拾,李承示意加裏就坐,“你知道,多少家參與這次競標?”

“投標的有近二十家,進入第二輪的一共有九家,我們公司差點第一輪就被刷掉,說我們不是技術公司。幸虧有你在汀州清洗的兩件海撈瓷做證明,保羅總監才願意給我們一個證明的機會。”說起這事,加裏依舊有些虛驚。

三人組公司在二手店行業還算有些名氣,可是,這點名氣對於此次競標毫無作用——這是很明顯的技術活,你一家二手公司湊什麼熱鬧?

在汀州時,李承從拉夫特那得知消息後,馬上安排人郵寄兩件清理過的海撈瓷,讓他們申報時一定要作為輔證材料遞上去。

果然,這一手輔證材料,保證了三人組公司的入圍資格。

“都有哪幾家你感覺比較有競爭力?”李承笑笑,並不居功。

聊及這一話題,加裏的神色也嚴肅起來,掰起手指介紹,“英倫人哈徹的炬星打撈,中標聲望最高。”

李承眼皮微顫,謔,這家夥也來湊熱鬧。

九十年代,邁克·哈徹絕對是海撈行業的頭號人物,此人又有“南海公敵”的外號,從八十年代開始,他就在南海到馬六甲海峽一帶活動,十多年來,他打撈出十二艘中式古沉船,其中包括有曆史記載的“金陵號”沉船、“泰興號”沉船,獲得各色海撈物品不計其數。

呃,國內的海洋考古學,以及水下考古中心,說起來也是這家夥逼出來的。

1987年,這家夥發現南海一號沉船遺址,國家被迫投資成立海洋考古和水下考古中心,提出打撈南海一號計劃——如果沒有打撈計劃,將被視為放棄打撈,那麼,這些海洋盜寶者就能名正言順的來近海打撈南海沉船。

炬星打撈,就是邁克·哈徹所投資公司,多年的打撈經驗,必然促使他們在海撈物品清理方麵有著相當渾厚的技術積累。

是個勁敵!

加裏說出第二個名字:“第二家是德克薩斯光譜研究所。”

似乎擔心李承不重視,他特別介紹道,“這家研究所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它和我們一樣,也拿出樣品展示佐證。我看過他們帶來的海撈瓷器大盤,處理得很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