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女真墓葬(1 / 2)

馬文濤帶來的消息,並非全是好消息,最壞的,莫過於藏品。

兩千多件藏品中,有大量的粗陶器,還有一定數量的泥塑人偶,以及沒什麼價值的各種銅鈴,有價值的物品也僅僅是一些工藝較為粗糙的玉器和金銀器。

雖然對方沒有明說,可馬文濤覺得這次交易的藏品,更像一個考古墓葬的出土物,而非市場流通的觀賞性古董。

聽到這個消息後,李承整個人頓時不好了!

呢嘛!安格列斯這貨,太坑人了!沒弄清藏品之前,就瞎傑寶答應交易!

自己也是,被安格列斯這家夥一忽悠,就跟缺心眼的一樣,往上撲!哎,最近一段時間“抄家”抄出毛病來著,當時直觀地認為,博物館倒藏,怎麼也應該倒精品展品吧,沒想到,哈巴羅夫斯克博物館倒的全是一些墓葬品!

李承甚至都有些懷疑,安格列斯那哥們是不是知道些什麼?否則,自己上次就找他要過目錄,可他一直拖著沒給!當時以為他手中沒有,現在細琢磨,這裏有大疑問。

為什麼聽到是墓葬品,李承頓時沒了興趣?墓葬品不也是古董嗎?甚至很多古董不都是墓葬中挖出來的嗎?

這裏麵,就涉及到考古文物與收藏文物之間的差異性。

考古文物,一向是博物館的最愛,它本身是曆史文化進程的一個縮影,對文化的追根溯源有很強學術鑒證作用,因此,考古文物更強調“文化特征性”。

收藏文物更多的是考慮市場流通性,因而對文物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市麵上流通的哪一件收藏文物不是觀賞性極高?

像那種粗陶、粗製泥塑、以及簡陋的玉器、銀器乃至金器隨葬品,它們的文化特征性可能很強,但是,它們並不受收藏人士的喜愛,除非某些個有著特別癖好的收藏家。

“喂喂,阿承!說話啊……不會吧,信號掉了?這個破地方信號真差!”馬文濤在電話那邊嚷嚷和嘀咕聲,一屋子的人都在看著發傻的李承。

李承揉著太陽穴,將電話挪遠點,讓通話變得模糊店,又問道,“文濤,你覺得這些東西,有價值嗎?值得我們折騰一趟嗎?”

這次,輪到馬文濤遲疑了許久,弄得李承想要問他是不是信號不好?

“阿承,依我之見,這批貨還是弄回去為好。”馬文濤終於開口說話,意見很明確。

“雖然我看不太明白這批貨的出處,可真貨無疑,個人不值得收藏,可博物館還是很喜歡這種類型的,你不是在國內有很多博物館渠道嗎?打包低價出售給他們,至於成本……”

他再度停頓了片刻,琢磨三五秒之後又說道,“我明天再去找找薩馬拉·基路耶夫,也許,我們能用一些生活用品,方便麵、酒水、大米、蔬菜之類的,就能直接將這些文物全部置換回來,成本不會太高的。”

聽到這,李承抬頭看看趙帆,他明白什麼意思,點點頭,示意這些貨品不缺。

“另外阿承,薩馬拉帶我參觀過哈巴羅夫斯克博物館,這家博物館中還是有些精品中式藏品,像明朝戴進的《三顧茅廬圖》,上麵有明代監印,還有呂紀的《桂菊山禽圖》,有清內務府印還有乾隆老兒的題款,估計是溥儀卷到東北,後來被他們得到……”

戴進,明代浙派畫派的開山鼻祖;呂紀是明代早中期畫院派代表人物。

馬文濤又陸陸續續說了一些他在哈巴羅夫斯克博物館所見展品,確屬精品,聽得李承心癢癢,“文濤,有沒有辦法把這些東西,拿下?哪怕我們多運些貨品過去,也沒事的。”

馬文濤遲疑了一下,“我試探過,隻怕很難,但不好說!”

“有縫隙嗎?”蒼蠅不叮無縫蛋……李承問得很直接,客廳內其他人聽得啼笑皆非。

“你這家夥,你才是蒼蠅,別把我扯上……”馬文濤被李承一句話逗樂,忍不住笑將起來,等平息後,又說道,“隻怕要下重注,而且不是薩馬拉一個人。”

“有縫隙就行,你這兩天多打聽打聽,都有哪些關節需要打通,我明後天就到,到時候再商量。”李承叮囑兩句注意安全,要掛電話時又補充道,“找個地方,把名錄發給我,我琢磨琢磨這件事怎麼收尾。”

“這大晚上的你讓我上哪找傳真機?這個破地方,賓館裏根本就沒有跨國傳真!”

“發郵箱呢?”

馬文濤怒了,“哪有網絡?你當是北羨啊!”

伯力城的條件,一定很艱苦,這趟行程,隻怕馬文濤吃了不少苦頭,算了,不和他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