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要塞寶藏(1 / 2)

所謂的史料館,其實就是地下一層的五間倉庫,裏麵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文字資料。

其中,又以遠東戰役的資料最多。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之後,極北國決定調整遠東戰略,由之前的防禦作戰改為全麵進攻,並於4月5日,宣布廢除《中立條約》,對日宣戰,在伯力城組建遠東軍總部,總指揮官為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旗下將帥一百多人,並組建轄外貝加爾方麵軍和遠東第1、第2方麵軍,以及太平洋艦隊、阿穆爾河區艦隊和北太平洋區艦隊,計11個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3個航空兵集團軍和部分蒙軍,總兵力達174萬人。

所有調動都是隱秘進行,極北國采取欺瞞戰術,部隊調動都在夜間進行,軍隊不進入居民生活區,保證當地居民正常生活,所有無線電靜默,隻收不發,很多部隊幹脆關機。就連華西列夫斯基進入伯力城組建總指揮部,也采取化名“華西裏耶夫上將工作組”的形式進行。遠東第一方麵軍指揮官梅列茨科夫元帥,同樣采取化名“馬克西姆上將”進入戰區。

極北國的戰略欺騙取得巨大成功,關東軍對此毫無所知。

當極北國發動閃電襲擊時,當時關東軍最高指揮官山田乙三上將,還在大連觀看歌舞伎演出。等他回過神來,極北國已經進攻十多個小時,長春的關東軍指揮部遭遇極北國飛機猛烈轟炸,短時間內,他就喪失了對軍隊的指揮能力,關東軍一盤散沙,所謂的“東方馬其諾防線”變得各自為戰,成為一個個孤立無援的“飄零的稻草人”。

指揮係統的喪失,讓關東軍極速潰敗。

普爾卡耶夫將軍指揮的遠東軍第二方麵軍,兵分三路,一路從同江渡過黑龍江,過佳木斯挺進哈市,一路從璦琿渡江,過嫩江,直奔齊齊哈爾,最後一路從廟街出發,沿著鐵路一直南下,過綏化,直插哈市。在戰爭發起的第四天,解放哈市。

整個戰略實施起來,絕對是雷霆一擊,徹底摧毀關東軍在東北北部地區的所有軍事部署。

在遠東軍第二方麵軍所執行的三場戰役中,一共擊斃四萬多人,俘虜十二萬人,其中將官六十二名,約占遠東戰役中俘虜將官數量的五分之二,俘虜總人數的五分之一,斃敵人數的二分之一,可謂戰功赫赫。因而,有史學家認為,普爾卡耶夫大將是“無冕之帥”。

伯力城是當時的總指揮部駐地,又是第二方麵軍的駐地,當時所有的繳獲資料,被全部運送到這座城市進行分析、歸總、篩選,很多重要資料被抽調回莫斯科。即便如此,伯力城的史料館,依然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戰時文件。

接下來的三天,李承基本上就待在這裏,查閱各種文史資料,包括遠東軍對陣關東軍的行軍計劃、戰略部署、會議紀要、軍事地圖,也包括關東軍潰敗後的物資接收、戰俘名錄、投降者供狀以及各種戰後情報和物資接收記敘。

其他的工作並沒有影響到他,驗貨有周老,物資交換有林淵,運輸有趙帆和吳偉。

這裏要特別說一句,安格列斯那批貨,依舊走的是單獨線路,航運至俠州,在俠州市內兜一圈,再轉出口到北羨。之所以這麼安排,李承擔心,萬一事情暴露,國內承受的壓力以及可能給自己的壓力,都不會太大。

其實,李承最開始想在東洋上岸,可東洋的海岸警衛隊及海關邊檢非常嚴格,短時間內找不到空隙,隻好安置在俠州,畢竟,俠州是自由口岸,又是李承的老巢所在,霍家八哥很輕鬆就能抹去海關的船隻及貨運記錄。

安格列斯對於是過境中韓,還是俠州上岸洗白,都無所謂,隻要把他的嫌疑抹去,並最終順利運送到北羨,就可以了。

查閱資料很枯燥的,好在泰勒在第三天的時候,終於忍不住隨同押運物資的船隻過海來到伯力城,有她陪著,也算另一種紅袖添香。

這段曆史,泰勒也沒有接觸過,查閱資料時,倒也看得津津有味。

李承則麵色肅穆。

他手中的這份資料,是關東軍137師團長秋山義兌中將的自供狀,旁邊的那份是海拉爾要塞指揮官野村登歸江中將的自供狀。

觸手可及之處,還有齊齊哈爾警備部指揮官筱元秋二郎中將的自供狀,琿春駐屯隊指揮官安穀未覺哉少將、阿爾山駐屯隊指揮官小林山少將等多名將級軍官的自供書。

之所以將這些自供狀挑出來,因為以上這些軍官,都曾經在海拉爾要塞駐防過不短的時間,而海拉爾要塞,在橋本正彥的記憶中,正是當年他們三人尋寶的那座秘密基地的主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