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地下酒窖深度在十五米左右,寬度隻有三米,高度不到兩米,非常低矮狹窄,當然不是馬可尼家族沒錢挖更大的地窖,而是傳統的葡萄酒存放和發酵條件所要求。夕羨葡萄酒發酵熟化,需要在盡可能密閉的環境中完成,通風太好會產生過氧化,反而使得葡萄酒口感變差。
兩側牆壁白灰刷過,又因為亞特蘭大屬於台地,雨水很少,地窖內很幹燥。
地窖東西向,兩側靠近牆壁的位置貨架上,平放著一隻隻灰褐色、大小不一的橡木桶,每隻橡木桶上都用白色塗料寫著封裝日期以及容量、封裝人的姓名、釀酒師。
這些姓名李承一個都不認識,但是卡列西斯頓·馬可尼認識啊,他在孫女的攙扶下,拿著手電一隻隻看過去,嘴中念念有詞。
李承跟在他們身邊,轉了一圈。
封裝好的橡木桶一共有四十二隻,最大的是225L,最小的50L。橡木桶上的標號最早的是1927年10月,最遲的是1930年9月。
這一時間段,與李承猜測的一模一樣——北羨經濟危機,讓馬可尼家族將這間酒窖封存。
此外還有十來隻橡木桶疊碼在一起,空桶。旁邊放置著兩台半人高的機器,一台是傳統的濾芯機,也就是也就是粉碎兼過濾器,還有一件是灌裝器,旁邊還有一些零七碎八,應該都是當年製作葡萄酒時的用具,還有一些空置玻璃瓶。
葡萄酒釀製並不複雜,在夕羨稍微富裕一點的家庭,都具備自釀葡萄酒設備和技術,許多家庭甚至還有上百年前的釀製機器,因此,這些二手機器,不會很值錢。
真正值錢的是,很可能是那些橡木桶封裝熟化的葡萄酒。
在國人的概念中,葡萄酒是有年限的,並非越陳越好,這一想法沒錯,但不包括封裝好、保存條件良好的橡木桶裝葡萄酒。
李承能保證,眼前這些被封存七十年而無人打擾的桶狀葡萄酒,味道絕對香醇。
轉過一圈,大家再回地表,內馬爾則讓加裏幾人將門口附近的一隻50L的橡木桶,搬出酒窖,稍後一起品鑒。
出地窖後,卡列西斯頓·馬可尼看向內馬爾的眼神,有些“幽怨”和“心痛”。
這棟房子才賣了八十萬羨元,可這些葡萄酒,想要買回去……即便李承和內馬爾給麵子,隻怕也要好幾個八十萬,才能達成!
卡列西斯頓對內馬爾招招手,“說吧小家夥,我需要付出什麼,才能將這些精靈弄回家?”
他竟然等不及品嚐之後,就開始詢問交易條件。
內馬爾被老家夥的孫女,晃得有點眼暈,連說話都變得結巴起來,搓著手,“馬可尼……先生,這……這……我們非常希望能購置……一批……一批泰坦尼克號……沉船遺物。”
卡列西斯頓翹起嘴角,搖頭否決,“不!那是屬於全人類的藝術瑰寶,它的價值,無可比擬,我恐怕沒有辦法答應你。”
如果能用錢買回去這些葡萄酒,他肯定不願意用泰坦尼克沉船遺物來置換,後者代表著無數的可能,而金錢是死的,隻會貶值。
“不!馬可尼先生!”一看內馬爾的表現有問題,李承馬上舉手插話。
李承直視著老胖子的眼睛,“我非常認同你剛才說的,泰坦尼克號沉船遺物是藝術瑰寶,但是,對於馬可尼家族而言,這批葡萄酒則是榮耀,是獨一無二的家族底蘊的象征。因此,它的價值,絕對值得你放棄部分沉船遺物的處置權來換取的。”
李承的話語,讓馬可尼的眼神微眯,不僅是他,他身邊的吉利那·馬可尼,眼神也變的很冷,至於蓋勒,同樣眯著眼看著李承。
連內馬爾都低頭咧嘴。
聽清楚,李承要的是泰坦尼克號沉船遺物的“處置權”!
皇家郵輪,十年打撈,一共也就撈出五六千件沉船遺物,這些沉船遺物的處置權,毫無疑問歸屬於公司兩大幕後投資人史密斯·威爾頓和卡列西斯頓·馬可尼。李承現在的意思是,用這些窖藏葡萄酒,從卡列西斯頓·馬可尼那裏,換來部分沉船遺物的處置權!
這已經不是“沉船遺物交換葡萄酒”那麼簡單,已經變成三人組公司未來能從這些沉船遺物的展覽、拍賣、衍生複製品等諸多方麵分取利益,並且能對沉船遺物的處理,提出自己的意見,以及未來的打撈收益……
換種說法就是,李承希望能成為沉船遺物的“股東”!
卡列西斯頓盯著李承的眼睛,看了許久,忽然笑道,“威爾斯,我也和你一樣年輕過,很欣賞你的勇氣,不過,你的想法……很危險。”
李承似乎沒聽見他語氣中的威脅,仍然笑著攤攤手,“謝謝馬可尼先生的誇獎,我想……什麼都可以談的,不是嗎?”
卡列西斯頓盯著李承,“我知道你們想要什麼!我會和威爾頓爵士協商,給與你們一定的沉船藝術品交換額度,但數目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