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休斯目的(1 / 2)

如何看待花旗銀行?

這個題目也太大了吧?李承籌措一下語言,笑著攤攤手,“花旗是一家充滿創意和積極進取的開放式銀行,服務也很不錯,能緊跟時代潮流,我很喜歡。”

“那麼……”休斯·格魯遜攪動著咖啡勺,忽然問道,“威爾斯先生,你對投資花旗銀行感興趣嗎?”

泰勒正在小口呷著咖啡,被這話一驚,嗆了一口,忍不住咳嗽起來。

李承同樣被這句話驚住了,他連忙伸手幫泰勒順順後背,借此讓震蕩的腦袋,清醒一下。

投資花旗?對方怎麼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

當然有興趣啦!沒興趣才有鬼呢!自己還琢磨著,借助西部銀行和富國銀行合並的機會,切入富國銀行,隻是過程不算順利,目前,路易斯·坎貝爾一直在為這件事奔走呢。

怎麼突然冒出,花旗銀行拋橄欖枝?

投資花旗和投資富國,前者雖然沒有後者的增幅猛烈,可畢竟作為全球頂級金融機構,它的盈利能力和漲幅,依然很不錯。

泰勒的咳嗽平息下去,李承收回手掌,重新審視對麵這位花旗高管,似乎沒在開玩笑。

“格魯遜先生,我希望你能詳細說說,這究竟是為什麼?我的那點資本量,對於花旗銀行而言,九牛一毛而已……”李承攤攤手,不由得多想起來。他這是擔心自己賬戶上那兩個億羨元的流水,被花旗覬覦呢,不過,應該不會啊。

“不不不!”休斯擺擺手,笑笑,“雖然我不知道你的流水,但是,我卻知道威爾斯先生最近在泰國大展神威,你的資本,正在急速遞增,對嗎?”

見李承的神色微變,他馬上又說道,“我無權打探客戶的隱私,隻是湊巧,我所在的太平洋資產管理部,下屬有一家機構和盤穀銀行有合作,偶然間得知的。”

這種解釋,有點掩耳盜鈴,可李承又能怎樣?自己在花旗賬戶上的巨額流水進出,想要瞞過這位高管,是不現實的。

對方應該不是為了這件事而來,否則不會當麵點頭。於是,李承索性點頭承認,“確實有這事。我隻是跟在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的後麵,揀點零碎。”

“那可不是零碎!你如此年輕,資本量在北羨同級別年輕人中,能排進前五!”休斯笑著搖搖頭,有些感觸,“我們花旗銀行,最喜歡和富有理想和進去精神的年輕人合作……”

這種商業吹捧,無論真假,都不是李承所關心的,他擺擺手,又問道,“即便這樣,也不應該被資產超過四千億羨元的花旗所看重啊。我想知道你所說的……真正原因。”

1996年,花旗的總資產超過4000億羨元,淨收入超過300億羨元,營業收入超過550億羨元,其營收位於全球五十強企業第四十八位,今年營收妥妥的超過六百億羨元。

“相信你應該很清楚,北羨金融業正處於整合期。”休斯說道。

李承點了點頭。休斯說的這句話,他能理解,九十年代後半段,北羨金融業大整合,許多銀行合並或者被收購,金融業大洗牌,譬如富國銀行的崛起,就是靠著這股整合浪潮。

“花旗銀行,最近正在商討收購旅行者集團的可能性,這樁並購案暫定由我們太平洋資產管理部負責。現在,就這次並購案,究竟是‘並’還是‘購’,花旗銀行內部的意見並不統一……”

李承腦袋嗡的一下,明白過來對方找自己的目的,又有些懊惱,自己怎麼把這件大事給忘了?

並和購,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商業行為,前者為合並組合成新的公司,後者是一方吞下另一方。

西部銀行並購富國銀行,使用的是“購”,也就是西部銀行吞下富國銀行。隻是,西部銀行認為富國模式更適合新的公司發展,團隊也不錯,也就保留了富國銀行的管理團隊和名稱,反而吞並者西部銀行被取締,但是,毫無疑問,董事會和大股東全部換了。

富國銀行的崛起,與這次並購案關係極大,因此,羅根的記憶中,有著很深的印記。相對而言,遺忘了同時期還進行過一次金融整合,那就是花旗銀行對旅行者集團的“合並”案。

花旗銀行與旅行者集團之間的並購,屬於典型的“合並案”,也就是共同組織新的運營班底。

相比花旗,旅行者集團的曆史很短。

1986年,北羨運通公司的二級客戶總監傑米·戴蒙,和客戶部培訓總監桑迪·威爾離職,兩人創立了一家商業信貸公司,專門為傑米·戴蒙的客戶做私人理財。

由於傑米的周到服務和高超的業務水準,這家商業信貸公司發展的很不錯,第二年下半年,他們收購另一家小型信貸機構,典範信貸公司,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