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三方合作(1 / 2)

客人已經離開,傭人正在收拾殘局,黃祖耀靠在廊柱上,眼睛微眯,假寐養神。

黃柏眼神有些焦慮,想了半天,還是說出來,“父親,這麼做,是不是有些冒險?”

冒險麼?確實有些冒險。黃祖耀緩緩睜開眼,看了看兒子,“大華銀行,這些年一直困於瓶頸,也許,這次是個機會。”

黃柏自然明白父親說的瓶頸是什麼。

論實力,大華銀行是新國第二大銀行,僅次於郭家掌控的新國發展銀行,這家銀行會在2003年更名為星展銀行,可以說,實力已經很不錯。

但是,這也隻是小池塘中的大魚而已。

東南亞地區小銀行非常多,競爭不止是激烈那麼簡單,完全算得上慘烈,大華銀行想要更上一層樓,麵前隻有兩條路,兼並和擴張。

先說擴張,受限於地域和資質的先天弱勢,大華銀行想要往金融旺市歐美地區發展,除了亞裔地區,幾無可能;想要往和國擴張,那裏的本土資本實力雄厚,也不好進入。最近,黃祖耀倒是看中了一個新興市場,國內,可惜國內在金融業方麵限製重重,也難以作為。

那麼,現在能突破瓶頸的,隻有兼並。

銀行兼並,實力說話。東南亞銀行,彼此實力差距很小,頂多是二尺七的龍蝦對陣二尺的龍蝦,還達不到絕對優勢。東南亞銀行又以家族銀行居多,銀行的原主人往往又把這種家族主權看得極重,兼並過程中,一個不慎,就會弄得玉石俱焚,得不償失。

就像黃祖耀,早在兩年前,就看中俠州的廣安銀行,想要兼並這家俠州注冊銀行,借它的身份邁過國內金融業的檻,將大華銀行業務體係擴張到國內。

這一計劃已經擬定多時,可是黃祖耀不敢輕易實施,無它,大華銀行沒有絕對的實力。

這些,作為大華銀行執行董事和副總經理的黃柏,很清楚。

隻是,他有些擔心,將寶押在那位年輕人身上,穩妥嗎?那可是十五億林吉特,如果局勢沒有如同李承所說的那樣發展,大華銀行,差不多可以宣布破產!

沒錯,這次李承拜訪黃家,收獲巨大!

黃家的大華銀行,不僅借給他十億林吉特,更是跟投五億林吉特,再加上盤穀銀行借的五億林吉特和跟投的五億林吉特,李承手中握有二十五億林吉特的資本量。

三方結成戰略合作,以李承為總籌,這讓他一舉成為吉隆坡最大的遊資資本!超過了老虎基金旗下的美洲獅基金和獅子基金,以及其它眾多遊資基金。

這一點,李承來黃家之前,也沒有想到。

這次合作,是如何促成的呢?

銀行從來不是慈善機構!

李承以花旗賬戶上的兩個多億羨元,想要從大華銀行擔保出十億林吉特約合四億羨元,兩者價值上是不對等的,大華銀行為什麼要同意這種不對等合作?

無它,超高的贏利回報!

當然,想要達成這種高風險的借貸,必須先要證明自己在金融方麵的盈利能力。而這一點,李承將將具備,還不具有特別強的說服力,但在某一家族眼中,已經足夠,那就是盤穀陳家。

陳家在這次合作中的作用,非常關鍵!

回憶一下李承與盤穀銀行的合作。

李承通過四叔家的彙通金融,與盤穀銀行的陳家認識,四方合作(還有陳智文的俠州商業銀行),狠狠做了一把泰國第一金融集團,讓陳家的兩家銀行獲得巨額紅利。

陳家自然知道,這次做空泰國第一金融,是李承的手筆。這筆交易,讓李承從有實力值得投資的商人,變成有資格與盤穀陳家合作的金融夥伴。

因此,他才能以兩個多億羨元的賬麵資金,從盤穀銀行借來等值四億羨元的壹佰億泰銖,來實施他的狙擊泰銖,做空泰國SET指數的計劃。

這裏有個小問題,有人可能會疑惑,泰銖貶值,對盤穀銀行不也是損失嗎?

明麵上看,是有損失的,可是別忘了,銀行借出去的錢,並不是銀行自己的財產,而是儲戶或者國家的!而銀行的結算,一般都用本幣,也就是說,以泰銖來結算銀行賬目,盤穀銀行在這次借貸過程中是高額盈利的,本身並沒有虧本,虧的隻是儲戶和國家。

很快,盤穀銀行的陳家,又發現李承的這次單獨行動,幾乎肯定能獲得暴利——泰銖在昨天一天,再度貶值百分之十二,達到三十二泰銖兌換一羨元,下挫趨勢,還在加劇。

陳家已經後悔,當時為嘛沒有加入而隻是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