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偶遇老虎(1 / 2)

今天天氣不錯,難得沒下雨,就是有些悶熱,空氣中像是能凝出水來,這會下午四點,依然濕熱無比。李承鑽出車後,也沒等吳偉,趕緊三兩步小跑,跑進中央市場。

中央藝術坊距離大華酒店不到一千米,中間間隔著來國中央火車站、國家博物館,再過柯浪河即到。沿著河岸公路向北一百米,又到了另一處中央市場。兩者距離很近,吉隆坡人通常都稱呼它們為中央市場。

李承一邊抱怨著著天氣太熱,一邊嘀咕著女人翻臉好快啊。

沒錯,他是被趕出酒店的。

就像僥幸得手一件心儀已久的藝術品般,把玩不膩,前幾天,他直接將鍾女從湖濱公園酒店接到自己房間隔壁,這幾天每天晚上都膩味在一起,探索人生奧妙。

今天下午李承沒啥事,又拐進鍾女的房間,纏綿一番後,就對方推出來。

事實上是,鍾女下午要和黃蕊、韋團商量吉隆坡店麵一事。遮羞布的存在,是有其意義的,總要向前推進一步吧,她不希望李承在麵前晃蕩,擔心黃蕊和韋團說閑話。

大戰之前,大家各行其是,唯獨他輕鬆下來,李承索性來中央市場逛逛。中央市場雖然不是專業的舊貨市場,但其中有不少舊貨攤位,藝術品店以及古董店。

吉隆坡華人非常多,一走入市場,就聽見耳熟的潮汕話、閩南腔,還有粵語、普通話什麼的,熙熙攘攘,很熱鬧。

水果檔、小吃攤位什麼,自然不需要留意,因而李承腳步挺快,等停好車的吳偉追上來時,他已經走了小半條檔,正站在一家賣書籍的檔位上翻看著。

吳偉就站在他身後兩米遠,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眼角餘光卻一直留意著李承。這是保鏢的行為原則,一定要關注保護對象的周圍,而不要死盯著保護對象。

他很快就提高警惕,向左邁出一步,將李承擋在身後。因為一名同行,闖入李承左側五米安全範圍,那是一位很壯的黑大漢,上身的肌肉塊,將T恤衫繃得很緊,快成緊身衫。

他的這一小步,引起對方的關注,一瞬間,對方也如同被驚動的刺蝟,眼神犀利起來,盯著吳偉看了兩眼,又看了一眼身後的李承,明白過來,對著吳偉聳聳肩,表情鬆弛一些。

吳偉也注意到,黑大漢身邊兩三米的地方,一位歐美白人老者,正在隔壁檔位上欣賞流沙畫。

看來,是安保區域交叉了。

所謂安保交叉,就是兩位被保護對象彼此太近,他們各自的安保,為雇主設定的安全範圍,有一部分交疊在一起。這種事情經常會發生,吳偉稍稍放鬆些,不過,他依舊站在那裏沒動。

李承沒注意到身邊的小狀況,這會正開心著呢。

他手中這套簡裝書,可是一套非常不錯的文獻資料。瑞典漢學泰鬥高本漢構擬的《絲國音韻學研究》,三大語言學家趙元任、李方桂、羅常培共同翻譯,商務印書館1940年9月印製,一套四冊很完整,序言上還留有趙元任先生的贈言和簽名,以及捐贈日期。

此外,還有吉隆坡循人中學圖書館的收藏章,以及張業隆的備注。

這套書的捐贈對象名稱為是吉隆坡循人中學張業隆校長,感謝他在馬來亞堅持中文教育所做的傑出貢獻,並勉勵他再接再厲,一定不能屈服於馬來亞政府,一定不能將華文中學改為國民中學,要保持華文在馬來亞的教育純粹性,特贈送這套《絲國音韻學研究》,以供研究。

從這些資料中,李承能捋出這套書趙元任簽名書籍,為什麼會出現在吉隆坡,又為什麼流落街頭無人問津。

上文中的三個人、一所學校、一本書,都值得介紹。

從高本漢說起。

此人是饒老極其佩服的一位漢學家。

1889年,高本漢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畢業後,二十歲的高本漢來到絲國。

當時漢學家們的興趣大都集中在絲國曆史學、考古學、美術和宗教方麵,對於語言學方麵,一直沒有人重視,而高本漢則一頭紮進絲國語言學研究,並最終成為世界語言學巨擘。

此人是個語言天才,對於國人都很頭疼的絲國方言,他竟然在兩年內收集了二十四種各地方言,並且能流利的用其中六種方言和當地人對話,其中包括中海話、羊城話、京片子、晉省運城話、閩南語以及北方官話。

此人的研究不止於漢語言的音韻學,深入到研究古漢語的格屈折變化痕跡和規律,以此來推斷某些古籍究竟是不是後人仿作。他所采用的方法是:根據不同年代作者常用詞語的性質,和古籍內部的語法特征,對古籍做出判斷,發現真偽之間的差異。